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夏族的形成及更名汉族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汉族之称始于汉朝。这一族体在先秦时称夏或华夏。关于夏族或华夏族的形成,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他是周朝时由夏人、商人、周人才融合而成的。这种说法,虽很普遍,似成定论,却有不少问题和弊病。这既不符合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也不符合我国历史的发展史实。根据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对我国先秦民族史的研究。
作者
田继周
出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7-76,共10页
Ethno-National Studies
关键词
汉族
华夏族
民族形成
民族史
主体民族
人们共同体
周朝
诸侯国
夏朝
《尚书》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50
1
童書業.
論宗法制與封建制的關係——評黄子通“宗法制度與等級制度是不是封建制度的特徵?”[J]
.历史研究,1957(8):63-74.
被引量:4
2
田继周.
夏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J]
.民族研究,1985(4):27-34.
被引量:9
3
贾敬颜.
“汉人”考[J]
.中国社会科学,1985(6):99-109.
被引量:22
4
梁钊韬.
百越对缔造中华民族的贡献——濮、莱的关系及其流传[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1(2):64-71.
被引量:26
5
白寿彝.
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在中国民族关系史座谈会上的讲话[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6):1-12.
被引量:47
6
唐兰.
(旡可)尊铭文解释[J]
.文物,1976(1):60-63.
被引量:51
7
覃东平.
试述汉民族形成的过程、特点和条件[J]
.贵州民族研究,1997,17(2):43-48.
被引量:2
8
曹定云.
古文“夏”字考──夏朝存在的文字见证[J]
.中原文物,1995(3):65-75.
被引量:14
9
沈长云.
华夏民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J]
.中国社会科学,1993(1):175-188.
被引量:31
10
李干.
元代南方各族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4(2):46-5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吴一文.
试论民族语言与民族史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1992,12(1):140-144.
被引量:1
2
李禹阶.
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J]
.历史研究,2011(3):4-25.
被引量:43
3
萧君和.
论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4(5):1-17.
被引量:1
4
顾乃武.
从商代甲骨文之“■”“■”释夏氏族的起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1):78-81.
被引量:2
5
王成,宋清员.
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启示——基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视角[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46-54.
被引量:7
6
王珏.
“汉字”诸多名称的出现与发展演变[J]
.汉字汉语研究,2019,0(2):26-33.
7
晋文.
汉民族的形成及其民族意识[J]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42(4):17-35.
被引量:2
8
王东平.
新时期以来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04(1):80-8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晋文.
从推广教化看秦汉王朝的民族边疆治理[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3):100-105.
被引量:2
2
李美香.
传统天下观的近代转化与中国话语建构[J]
.原道,2020(2):266-276.
3
譚生力,韓妍婧.
從六國文字“夏”看“周人稱夏”及相關問題[J]
.甲骨文与殷商史,2023(1):106-113.
4
陈志刚.
哲孟雄、西藏在中英谈判(1889年—1893年)中的话语表达与国家认同[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36-40.
5
周亚成.
哈萨克族国家认同追溯——乌孙与汉朝的关系及对汉朝的认同[J]
.西北民族研究,2013(1):155-161.
6
李跃平,裴光兰.
2011年“民族认同”研究文献综述——以中文核心期刊“民族认同”为篇名载文为例[J]
.民族学刊,2013,4(2):79-90.
7
郭琳琳.
试析抗战时期回族报刊《回教大众》的宗教认同与国家认同[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7):67-69.
8
申传山.
如何认识民族的形成发展[J]
.青年与社会,2013(12):323-324.
9
邹清泉.
汉魏南北朝孝子画像的发现与研究[J]
.美术学报,2014(1):54-65.
被引量:7
10
刘志平.
汉代的“汉人”称谓与“汉人”认同[J]
.人文杂志,2018(12):97-105.
被引量:8
1
田继周.
夏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J]
.民族研究,1985(4):27-34.
被引量:9
2
谷因.
骆是夏越民族最早的名称[J]
.贵州民族研究,1994,14(3):89-97.
被引量:5
3
蒋炳钊.
“越为禹后说”质疑——兼论越族的来源[J]
.民族研究,1981(3):63-72.
被引量:12
4
佚名.
历史的礼物[J]
.廉政瞭望,2007(1):56-56.
5
金经天.
大禹与绍兴会稽[J]
.浙江学刊,1988(5):107-110.
6
牛锋.
太阳村[J]
.音乐教育与创作,2009(6):80-80.
7
黄正术.
从大禹治水看夏人起源[J]
.青海社会科学,2003(5):80-82.
被引量:5
8
龚维英.
周族先民图腾崇拜考辨——兼说黄帝族、夏族的图腾信仰[J]
.人文杂志,1983(1):77-82.
被引量:12
9
段士朴.
夏墟初探[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0(4):61-62.
被引量:1
10
李民.
试探夏族的起源与播迁[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8(2):75-82.
被引量:3
民族研究
199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