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苏联意识形态管理体制及改革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苏联对意识形态工作非常重视,并形成了一套与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高度集中为特色的意识形态管理体制。戈尔巴乔夫继任后,在提出对经济、政治及社会其它领域全面改革的同时,也给意识形态的管理带来一些变化。 一、苏联意识形态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 苏联意识形态的管理机构可以从“纵向”和“横向”加以分析。从纵向看,最高层次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内成立的专门委员会。它们负责制订意识形态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调配干部,协商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中间层次是共和国、边疆区和州一级的党组织,它们遵照上级的指示和建议,参与理论的判定,阐述和贯彻党和政府的决议。
作者 李兴国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1988年第1期47-52,共6页 Socialism Studie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5

  • 1(俄)B.A.利西奇金,(俄)Л.A.谢列平著,徐昌翰等.第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 2(俄)格·阿·阿尔巴托夫(Г.А.Арбатов)著,徐葵等.苏联政治内幕[M]新华出版社,1998.
  • 3(俄)尼·雷日科夫(Н.И.Рыжков)著,王攀等.大动荡的十年[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 4马龙闪.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 5[澳]L·G·丘奇沃德 著,石宜.苏联的知识分子[M]商务印书馆,1978.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