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缩短硕士生学制”和“硕博连读”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缩短硕士生学制”和“硕博连读”问题的思考秦惠民编者按:“缩短硕士生培养年限”和实行“硕博连读”的改革设想,对于硕士生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利弊得失是否已得到了充分的论证?硕士学位作为一级独立的学位是否已无存在的价值?硕士生培养实行课程学习和论文并...
作者
秦惠民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4年第6期37-39,共3页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关键词
硕士生培养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培养质量
硕士学位
硕士生教育
博士学位
办学效益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改革思路
分类号
G643.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2
1
万毅平.
论中国研究生培养的战略重点[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4):39-44.
被引量:1
2
万毅平.
研究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6):49-53.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
1
王则温,唐桂礼.
影响立足国内培养研究生的三个因素[J]
.高等农业教育,1996(4):66-68.
2
陶美重.
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江苏高教,1998(1):69-71.
3
田贤鹏.
解构与重构:高校研究生教育制度变革40年回顾[J]
.现代教育管理,2018(11):26-32.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56
1
张新平.
教育政策概念的规范化探讨[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1):92-96.
被引量:18
2
巫世晶,冯大庆.
优化硕博连读培养过程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1+4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S1):79-82.
被引量:7
3
丁雪梅,钱乙余,张满山,刘家琦.
参照国际模式 结合中国国情 进行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上)[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1):61-64.
被引量:5
4
陈钟颀.
博士生教育中的几个热门话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5):13-17.
被引量:3
5
徐忠勤,强文鑫,李言俊.
拓宽博士生知识面浅议[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5):22-24.
被引量:3
6
张桂英.
建立吸引优秀博士生生源机制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5).
被引量:1
7
张明.
硕士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5):39-40.
被引量:1
8
程永元,邱成悌,王华.
关于博士生资格考试问题的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5):41-42.
被引量:6
9
程凤春.
浅谈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关系──与何学秋同志商榷[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5):47-48.
被引量:9
10
吴镇柔.
也谈“缩短硕士生培养年限”和实行“硕博连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2):46-4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郭子强,刘金保.
"3+3硕博连读"学术型医学博士研究生选拔机制探索: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2,21(8):984-987.
2
王锁娣,邹云.
关于研究生教育学制改革的进一步思考[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9(Z1):87-91.
被引量:1
3
赵忠升.
硕士生学制改革:一种理论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5(5):28-32.
被引量:7
4
王永生,庞之洋,丁江明,刘承江,杨琼方,孙存楼,魏应三.
“本-硕-博”连续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7(6):124-126.
被引量:7
5
周文文,余倩,倪加旎.
我国研究生学制的历史演变、现实问题与改革建议[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0(6):42-46.
被引量:9
6
马缨,赵延东.
贯通式培养长期质量更高吗?——对不同培养方式的博士科研表现的比较分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23(4):38-45.
被引量:1
7
孙志远,陈小红.
硕博连读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C9联盟高校为例[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9,22(2):11-1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陈兰,胡弼成.
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问题与出路[J]
.理工高教研究,2006,25(5):82-83.
被引量:6
2
周仲高,李爱平.
研究生学制改革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J]
.高等农业教育,2007(3):65-67.
被引量:2
3
周仲高,李爱平.
两年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以浙江大学的调查分析为例[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2):91-94.
被引量:6
4
王海燕.
我国研究生学制改革的成本收益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1):168-169.
5
赵忠升.
研究生教育中的灰色默契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8):56-60.
6
松家萍,王凤,李彦.
体育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2008,29(6):84-86.
被引量:1
7
符艳蛟.
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研究综述[J]
.滁州学院学报,2008,10(6):80-82.
被引量:1
8
杨丽,何春雄.
“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100-104.
被引量:18
9
侯士兵,周全.
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科学定位与教学保障[J]
.中国成人教育,2012(5):20-22.
被引量:1
10
赵光辉,方振祥.
电解铝节能降耗的途径[J]
.世界有色金属,2000(3):28-28.
被引量:2
1
盛春光.
对硕士生学制的反思[J]
.情报科研学报,1990(1):39-40.
2
亓树新,曹霁阳.
我国部分高校缩短硕士培养年限 专家称此为必然趋势[J]
.世界教育信息,2005,18(3):48-48.
被引量:1
3
钱增瑾,孙东平.
我校实行硕士生两年制的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08(1):26-26.
4
宋平.
全国研究生培养定位及硕士生学制研讨会召开[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56-56.
5
何隆万.
理科专业确保硕士生培养质量的一些做法[J]
.高等教育研究(上海),1991(1):39-39.
6
高见.
切实推行弹性学制 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从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的改革谈起[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15-17.
被引量:16
7
李运庆.
浅析新晋本科院校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91-92.
被引量:2
8
李文武.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2):84-86.
被引量:5
9
谈我国硕士学位的地位和硕士生培养年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1):66-67.
被引量:1
10
李紫聪,罗文华,刘德武,吴珍芳.
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22-2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