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代陕西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农业生产中,粮食作物是农作物的主体,但经济作物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地区的经济作物,依据用途,大致可分为纤维、油料、染料、嗜食及其他四类。现将清代陕西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略论如下。
作者
耿占军
出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2年第4期57-71,共15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关键词
地理分布
陕西经济
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
陕西地区
农作物
农业生产
重要组成部分
染料
用途
分类号
K901.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26
1
程民生.
宋代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J]
.历史研究,1991(2):120-132.
被引量:6
2
曹树基.
以人为本的历史农业地理学[J]
.清史研究,2000(3):122-124.
被引量:4
3
邹逸麟.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7(3):222-231.
被引量:39
4
王明.
隋唐时代的造纸[J]
.考古学报,1956(1):115-126.
被引量:8
5
明清河南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及结构变化[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11(1):174-201.
被引量:2
6
赵鸣岐.
金代上京路地区的土地开发与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J]
.北方文物,1995(1):76-85.
被引量:5
7
傅建成.
近代中国鸦片种植与农村经济的危机[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5(4):81-85.
被引量:8
8
王社教.
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水稻生产和分布[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0(4):155-170.
被引量:2
9
周宏伟.
清代两广粮食供求的时空差异[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9(4):113-124.
被引量:2
10
韩茂莉.
宋代东南丘陵地区的农业开发[J]
.农业考古,1993(3):132-13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华林甫.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世纪回顾[J]
.经济地理,2006,26(5):819-823.
被引量:5
2
张萍.
清代陕西植棉业发展及棉花产销格局[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22(1):51-61.
被引量:9
3
吴朋飞,侯甬坚.
鸦片在清代山西的种植、分布及对农业环境的影响[J]
.中国农史,2007,26(3):37-46.
被引量:6
4
吕强,马鑫,杨晓.
民国植棉业的发展及其行销格局——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7(2):14-22.
被引量:1
5
刘媛,樊志民.
粮棉结合:千年关中农区的最优种植业结构选择[J]
.中国农史,2017,36(3):46-5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李昕升,王荧.
近五年来美洲作物史研究评述(2016-2020)[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1):88-100.
被引量:3
2
刘冬,余侃华,师小燕,舒瑞妍.
陕西省种植业结构变化及时空演变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9):251-261.
被引量:8
3
月泉.
2007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2):153-160.
4
高超群.
2007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2):161-168.
5
樊如森.
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4):19-26.
被引量:5
6
华林甫.
近两年清史地理研究点评[J]
.清史研究,2008(2):148-152.
被引量:4
7
刘炳涛.
明清时期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地域环境与村民营生方式选择[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24(2):87-95.
被引量:2
8
侯苗丽.
明清陕西植棉业的盛衰及原因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100-101.
被引量:1
9
赵丹平,郭世荣.
推动清末棉业改良的《棉业图说》[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2,41(3):323-327.
被引量:1
10
马国英,陈永福,李军.
晚清山西粮食价格波动、市场成因及政府行为(1875—1908)[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3):81-94.
被引量:9
1
冯黎栋.
浅谈冯玉祥督军陕西[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11):204-204.
2
李云峰.
杨虎城与陕西经济文化建设[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4(3):72-75.
被引量:1
3
史照鹏,曹敏.
试论清代两次迁陕移民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
.唐都学刊,2015,31(1):60-63.
被引量:2
4
德国人爱香蕉[J]
.农产品市场,2007(17):36-36.
5
袁武.
扬起文物“龙头” 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J]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02(20):44-45.
6
韩潇筠.
陕西民国历史的开创者——张凤翙[J]
.兰台世界(上旬),2012(7):21-22.
7
杜欢.
抗战时期工业内迁对陕西经济的影响[J]
.传承,2009,0(22):74-75.
8
邓亦兵.
清代前期某些生产资料的运销[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63-69.
9
司胜杰.
杨虎城与陕西赈济事业研究述论(1930-1937)[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38(1):99-102.
10
佚名.
世界历史上唯一的小偷国王[J]
.政府法制,2012(21):46-47.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