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日本落叶松抚育伐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实施不同强度抚育伐的日本落叶松林分的调查表明 :初植密度为 15 0 0~ 180 0株 /hm2 的林分 ,首次抚育伐的林龄应为 12~ 13年 ,抚育方式为中、强度。与第 2次抚育伐的间隔期为 5~ 6年。第 2次抚育伐宜采用小强度抚育伐 ,其效果最佳。
作者
董金伟
卢胜西
白世红
机构地区
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学院
出处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19,共3页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基金
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抚育伐
林龄
间隔期
分化
分类号
S791.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53.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2
1
白世红.田间试验与生长统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战.中国落叶松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
8
1
潘攀,牟长城,孙志虎.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灌丛生物量的调查与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4):1-2.
被引量:18
2
赵西平,郭明辉,曹龙.
生长季气温对人工林落叶松生长轮宽度和密度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4):28-30.
被引量:5
3
靳景春,马建伟,张宋智,郭小龙.
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培育目标探讨[J]
.甘肃林业科技,2008,33(1):20-23.
被引量:6
4
涂云博,王孝安,段仁燕.
秦岭太白山巴山冷杉种群结构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3):75-80.
被引量:3
5
郭亚民,李增.
天祝林区华北落叶松球蚜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
.甘肃科技,2012,28(18):166-168.
被引量:7
6
赵西平,秦丽丽,杨利梅,王大帅,郑权,张磊.
人工兴安落叶松次生木质部的解剖学研究[J]
.吉林林业科技,2014,43(1):40-44.
被引量:2
7
李钱.
秋季追肥对长白落叶松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J]
.防护林科技,2016,29(1):42-43.
被引量:2
8
杨竹.
间伐带上更新后新成立复层混交林生长调查[J]
.河南农业,2016(11):79-79.
同被引文献
45
1
潘辉,张金文,林顺德,赖银华,王丽梅.
不同间伐强度对巨尾桉林分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
.林业科学,2003,39(S1):106-111.
被引量:49
2
李冰,何鑫,王昌全,杨娟,杨艳.
马尔柯夫法在土壤养分动态评价中的应用[J]
.土壤通报,2004,35(6):739-742.
被引量:1
3
张会儒,姜文南.
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技术优化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4,7(2):175-180.
被引量:5
4
张先仪,盛伟彤,邓宗付,李旭明,张小文.
杉木幼林不同抚育方法效果的评价[J]
.林业科学研究,1994,7(4):394-398.
被引量:24
5
雷相东,陆元昌,张会儒,张则路,陈晓光.
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05,41(4):78-85.
被引量:172
6
马克平,黄建辉,于顺利,陈灵芝.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Ⅱ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J]
.生态学报,1995,15(3):268-277.
被引量:1259
7
刘琼,欧名豪,彭晓英.
基于马尔柯夫过程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预测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28(3):107-112.
被引量:59
8
王贺新,朱教君,陈英敏,刘足根,乌凤章,吴娟.
辽宁东部山区高龄日本落叶松林的生长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5):524-529.
被引量:4
9
郭晓光,苗子旺,于秀春.
华北落叶松生长过程的数学模拟[J]
.河北林业科技,2006(4):19-19.
被引量:5
10
张忠义,辛石狮,钟浩然,李有福,王建文,孔德政,靳明军,刘金良.
豫西伏牛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模型研究[J]
.河南科学,1996,14(3):321-32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王树力,袁伟斌,杨振,马凤鸣.
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工业人工林的模拟间伐[J]
.植物研究,2006,26(6):750-755.
2
靳景春,马建伟,张宋智,郭小龙.
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培育目标探讨[J]
.甘肃林业科技,2008,33(1):20-23.
被引量:6
3
汤景明,孙拥康,冯骏,林孝培.
不同强度间伐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38(6):90-93.
被引量:31
4
黎炜彬,严朝东,翟欣,孔爱冬,刘颂颂.
郁闭度对马占相思人工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热带林业,2021,49(1):4-7.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县炬炜,姚伟,毛爱军.
天水市营造日本落叶松林模糊综合评测[J]
.甘肃林业科技,2008,33(3):29-31.
2
刘文桢,马建伟,张宋智,沈亚洲,郭小龙,杜彦昌.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密度调控技术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2009,34(2):31-35.
被引量:4
3
苏玲,章永松,林咸永,罗安程.
维管植物的镉毒和耐性机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1):106-112.
被引量:39
4
郭琳,朱琴,张保刚,余军,林林,周桂香.
四川盆地日本落叶松林抚育间伐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14,35(6):64-68.
被引量:2
5
朱红燕,王得祥,柴宗政,沈亚洲,郭小龙.
秦岭西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1):1-7.
被引量:12
6
李录林,郭小龙,刘文桢,石小龙,李安明.
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树高曲线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2016(9):3-6.
被引量:1
7
段丰沛,李春兰,王鹏,刘文桢,郭小龙.
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采伐年龄的确定[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7,32(6):60-66.
被引量:8
8
戎建涛,张晓红,郜爱玲,王艳英,潘凡群.
不同间伐强度经营对柳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34(4):206-211.
被引量:12
9
张康,黄开栋,赵小军,佘建炜,郑旭,唐罗忠.
修枝对杨树人工林林内小气候及林下植被的短期效应[J]
.生态环境学报,2019,28(8):1548-1556.
被引量:14
10
姜兴艳,曾思齐,贺东北,龙时胜,龚召松.
基于间伐调整的湖南楠木次生林结构化经营技术[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39(10):48-54.
被引量:5
1
余涛,周丽宏,吕连宽,李宪军.
抚育间伐强度检查验收方法探讨[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9,22(S1):45-47.
2
孟宪贵,张树春.
人工林抚育伐强度及其它[J]
.林业月报,1998(1):18-19.
3
孙丽萍.
抚育伐是次生林经营的重要措施[J]
.黑龙江林业,2003(3):34-34.
4
李玉申,刘俊国,蔡维虎.
JJx_1-2.5绞盘机在抚育伐中的应用[J]
.林业机械,1995(2):31-32.
5
金会成,商玉波,乔润喜.
搞好落叶松人工造林和抚育伐的建议[J]
.黑河科技,2002(1):5-5.
被引量:1
6
李长江.
抚育间伐对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情况影响[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5(3):42-44.
被引量:1
7
张庆祥.
国外抚育伐的种类与方法简述[J]
.林业勘查设计,2013(2):18-18.
8
高连义,宋全明,岳玉才.
抚育伐是次生林经营的重要措施[J]
.林业科技情报,2007,39(2):12-12.
被引量:1
9
徐云岭.
次生林抚育伐后人工更新苗木生长调查分析[J]
.中国林副特产,2014(4):74-75.
10
姜勇,刘继东.
绥阳林区森林抚育伐经营情况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6S):99-99.
林业科技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