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溪文化陶支座用途剖析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我国面向海洋的广大区域内,北起华北平原,甫达广东沿海,东起台湾岛,西至四川东部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中,经常可见到一种形制特殊的器物——陶支座。随着考古发现的日益增多,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陶支座用途的论述文章相继发表,其基本观点都是认为陶支座是炊器的一种附件。认为陶支座“就是在烧饭时支在釜、锅等一类炊器底下的三个分开的物体,
作者
陈国庆
孟华平
出处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1-64,60,共5页
Jianghan Archaeology
关键词
大溪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发现
广东沿海
考古文化
中堡岛遗址
宗教祭祀
考古学
支座
关庙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3
1
商志(香覃),毛永天.
香港地区新石器文化分期及与珠江三角洲地带的关系[J]
.考古学报,1997(3):255-284.
被引量:7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研究课题组.
山东省蓬莱、烟台、威海、荣成市贝丘遗址调查简报[J]
.考古,1997(5):25-33.
被引量:6
3
朔知.
安徽淮河流域早期原始文化略说[J]
.东南文化,1999(5):32-37.
被引量:10
4
吴小平.
试论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经济活动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J]
.江汉考古,1998(2):32-34.
被引量:2
5
严文明.
甘肃彩陶的源流[J]
.文物,1978(10):62-76.
被引量:146
6
孙德海,刘勇,陈光唐.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J]
.考古学报,1981(3):303-338.
被引量:135
7
CPAM, Chekiang Province and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8(1):39-94.
被引量:286
8
汪宁生.
试论中国古代铜鼓[J]
.考古学报,1978(2):159-192.
被引量:29
9
杨华.
巴族崇“虎”考[J]
.华夏考古,1997(4):71-79.
被引量:14
10
杨华.
巴族之“巴”字涵义[J]
.四川文物,1994(2):12-1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尹宏兵.
从三峡地区与东部平原的对比 看考古学文化中的环境因素[J]
.江汉考古,2005(2):61-65.
被引量:2
2
杨华,丁建华.
巴族崇“鸟”的历史因由[J]
.重庆社会科学,2009(1):83-89.
被引量:4
3
蒋乐平.
礼器“鼎”的渊源探索[J]
.南方文物,1993(2):102-105.
被引量:1
4
陈艳.
双墩文化遗址陶祖形器的考古学分析[J]
.宿州学院学报,2016,31(2):82-85.
5
赵雅楠.
黄河下游及其以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陶支脚刍议[J]
.中原文物,2016(6):21-30.
被引量:3
6
唐邦城,黎海超.
磁山遗址饮食模式的实验考古观察[J]
.农业考古,2025(1):20-2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王清刚.
太行与泰沂之间古黄河下游平原史前文化交流刍论[J]
.东方考古,2023(1):69-79.
2
陈新立.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史学理论研究,2008(2):110-120.
被引量:19
3
王毅力.
试论鼎功能的历史演变[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1):84-86.
被引量:1
4
笪浩波.
长江中游生态环境对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的影响[J]
.中原文物,2013(1):40-45.
5
刘术.
近十年巴文化研究进展及展望[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28(6):29-37.
被引量:5
6
王清刚.
新石器时代河北平原与海岱地区互动关系研究综述[J]
.文化产业,2020(7):13-14.
7
高永红.
重庆地区汉代铜带钩的考古发现[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8):1-5.
被引量:1
8
刘晓锐.
文旅融合背景下巴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重庆为例[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2(3):41-47.
被引量:7
9
张梦淼,肖灿,陈功.
人文因素影响下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平面形制演变研究[J]
.建筑与文化,2023(1):178-180.
被引量:1
10
金彩霞.
关于上宅文化鸟首形陶支脚的几点思考[J]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4(1):171-179.
1
王一娜.
清代广东的士绅权力机构与民间海防[J]
.国家航海,2015(1):158-168.
2
卢宁.
海外华侨与华南抗日游击战争[J]
.东南亚研究,1995(3):54-55.
被引量:3
3
陈兆善,陈子文,程璐,郜骅,吴健,李金生,张建群,林博.
将乐县火烧岭窑址发掘简报[J]
.福建文博,2012(3):40-48.
被引量:1
4
余秀翠.
宜昌扬家湾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发现刻划符号[J]
.考古,1987(8):763-764.
被引量:12
5
王和平,陈金生.
舟山群岛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J]
.考古,1983(1):4-9.
被引量:17
6
张影舒.
从柞伯簋形制看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互动[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3):33-36.
被引量:2
7
李陈奇,郝思德.
黑龙江泰来县战斗墓地发掘简报[J]
.考古,1989(12):1098-1102.
被引量:3
8
刘中民.
张之洞的海防思想“上”[J]
.海洋世界,2010(4):74-75.
9
王龙正,姜涛,袁俊杰.
新发现的柞伯簋及其铭文考释[J]
.文物,1998(9):53-58.
被引量:55
10
贾敬颜.
“烧饭”之俗小议[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9(1):92-93.
被引量:8
江汉考古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