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河南出土殷商编铙初论
被引量:
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铙是商周考古中所发现的一种铜制钟体体鸣击奏乐器,它在我国南、北方都有一定数量出土。在南方,铙主要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北方。
作者
方建军
机构地区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7-76,145-146,共12页
Musicology in China
关键词
河南地区
墓葬
出土
殷墟文化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原地区
殷墟青铜器
商周考古
二里头文化
青铜时代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1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181
1
王子初.
编铙(上)[J]
.乐器,2002(11):84-85.
被引量:4
2
沈长云.
关于中国早期国家的几个问题[J]
.史学月刊,2001(2):5-11.
被引量:9
3
张军涛,席奇峰.
殷商舌族考[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S2):208-210.
被引量:6
4
李学勤.
甲骨学的七个课题[J]
.历史研究,1999(5):57-62.
被引量:8
5
黄彰健.
释《武成》与金文月相——兼论《晋侯编钟》及武王伐纣年[J]
.历史研究,1998(2):4-23.
被引量:4
6
仇士华,张长寿.
晋侯墓地M8的碳十四年代测定和晋侯钟[J]
.考古,1999(5):90-92.
被引量:10
7
俞凉亘.
洛阳林校西周车马坑[J]
.文物,1999(3):4-18.
被引量:35
8
黄翔鹏.
乐问——中国传统音乐历代疑案百题(下)[J]
.音乐研究,1998(1):38-60.
被引量:3
9
朱延平,郭治中,王立新.
内蒙古喀喇沁旗大山前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J]
.考古,1998(9):43-49.
被引量:37
10
刘一曼.
殷墟郭家庄160号墓的发现及主要收获[J]
.考古,1998(9):64-74.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7
1
任晓琳.
北方地区出土先秦铜铙初探[J]
.海岱考古(辑刊),2020(1):420-437.
被引量:1
2
陈荃有.
从出土乐器探索商代音乐文化的交流、演变与发展[J]
.中国音乐学,1999(4):127-141.
被引量:13
3
陈双新.
青铜钟鎛起源研究[J]
.中国音乐学,2002(2):23-29.
被引量:5
4
冯光生.
周代编钟的双音技术及应用[J]
.中国音乐学,2002(1):40-54.
被引量:31
5
孔义龙.
20世纪编钟音列研究述评[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5(4):52-57.
被引量:1
6
关晓武.
20世纪中国青铜编钟研究及其制作应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8,37(3):427-434.
被引量:2
7
张伟.
殷墟出土乐器研究述评[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5):254-257.
8
张伟.
殷墟出土编铙研究的若干浅见[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4):57-62.
被引量:4
9
张伟.
殷墟出土乐器调查与分析[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29(1):67-75.
被引量:3
10
汤威.
郑州出土舌铭铜器考[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10):33-43.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80
1
李晓健.
义尊、义方彝及相关问题研究[J]
.西部考古,2023(2):110-119.
2
王友华.
甬钟的音乐考古学断代[J]
.音乐研究,2021(1):27-38.
被引量:6
3
任晓琳.
北方地区出土先秦铜铙初探[J]
.海岱考古(辑刊),2020(1):420-437.
被引量:1
4
宋華強.
2011年甲骨文、金文、古文字學研究概述[J]
.简帛,2012(1):343-368.
被引量:1
5
陈双新.
青铜钟鎛起源研究[J]
.中国音乐学,2002(2):23-29.
被引量:5
6
庄 元.
当代中国音乐声学研究述要[J]
.中国音乐学,2005(2):113-121.
被引量:11
7
郑祖襄.
两套新郑出土编钟的乐律学分析[J]
.中国音乐学,2006(2):94-98.
被引量:2
8
孔义龙.
20世纪编钟音列研究述评[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5(4):52-57.
被引量:1
9
张怀,严珍珍,杨长春,石耀霖.
用有限单元法研究曾侯乙编钟双音激发过程[J]
.科学通报,2007,52(6):620-625.
被引量:4
10
梁冬梅.
从笙磬、颂磬看古代中国音乐文化[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2):75-78.
被引量:3
1
杜秀玲.
殷墟文化的审美与传承[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2):132-133.
2
李霓霞.
江南丝竹中的竹笛演奏[J]
.剧影月报,2012(3):72-72.
被引量:1
3
陈禹.
走近唱山歌的人[J]
.广播歌选,2011(7):24-27.
4
赵梅枝.
对中原戏曲发展中现存问题的理性思考[J]
.芒种,2012(23):239-240.
5
许婷婷.
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朝陶瓷人物俑分期及服饰艺术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1(4):45-48.
被引量:1
6
王子初.
编铙(上)[J]
.乐器,2002(11):84-85.
被引量:4
7
熊金波.
豫东调现状分析[J]
.戏剧之家,2015(2):6-6.
8
张丽丽.
浅谈唢呐与吹打乐合奏[J]
.戏剧之家,2016(15):85-85.
9
赵沨.
听广东汉乐[J]
.人民音乐,1962(9):15-15.
被引量:8
10
何敏.
浅谈商周时期青铜器纹饰[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1):100-100.
中国音乐学
199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