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谈旧石器遗址中的用火遗迹——兼论小空山下洞旧石器遗址中的灰烬层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现有发表的资料来看,我国发现人类用火的遗址有20多处(1见统计表)。在这20多处用火遗址中,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7处: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4处;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10处。在这些遗址内,出土有烧骨,碳屑、烧石、灰烬、朴树籽以及火烧过的石器等。在山西省城西侯度旧石器遗址和云南元谋人遗址中发现了烧骨和碳屑等,不少学者认为,它们是人类最早的用火证据。
作者
周军
出处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27-129,共3页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
关键词
旧石器遗址
用火遗迹
旧石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时代早期
旧石器时代中期
周口店
云南元谋
旧石器早期
烧石
埋藏学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1
1
张维华.
南召县小空山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J]
.中原文物,1982(1):35-40.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9
1
蔡靖泉.
江汉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与社会(下)[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9(1):209-221.
被引量:1
2
周军.
小空山下洞旧石器遗址石核的初步研究[J]
.中原文物,1992(1):66-72.
3
杨肇清.
近十年河南原始社会考古的重要发现与研究[J]
.华夏考古,1989(3):1-10.
4
张维华.
河南省新发现的旧石器和人类化石[J]
.中原文物,1986(2):1-15.
被引量:16
5
李占扬.
河南境内古人类及旧石器遗存的发现及其问题[J]
.华夏考古,2012(2):14-24.
被引量:4
6
王社江,张小兵,鹿化煜,邢路达,张改课.
丹江上游商丹盆地新发现的旧石器及其埋藏黄土地层[J]
.人类学学报,2013,32(4):421-431.
被引量:17
7
李昆仑.
伏牛山地区旧石器考古发现与研究[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29(1):97-102.
被引量:2
8
王社江,鹿化煜.
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旧石器考古研究现状与契机[J]
.人类学学报,2014,33(3):315-328.
被引量:25
9
任进成,陈全家,乔保同,曾庆硕,余杭,崔祚文.
河南南召余坪旧石器地点的发现与研究[J]
.人类学学报,2022,41(5):945-95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5
1
吴小红,伊丽莎贝塔.博阿雷托,袁家荣,欧弗.巴尔-约瑟夫,潘岩,曲彤丽,刘克新,丁杏芳,李水城,顾海滨,韦琪.居,大卫.科恩,天朗.娇,保罗.戈德伯格,史蒂夫.韦纳.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早期陶器及其地层堆积的碳十四年代研究[J]
.南方文物,2012(3):7-15.
被引量:32
2
李超荣,郁金城,冯兴无.
北京市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2000(9):1-8.
被引量:26
3
吕遵谔.
金牛山猿人的发现和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2):111-113.
被引量:14
4
河南巩义市洪沟旧石器遗址试掘简报[J]
.中原文物,1998(1):2-9.
被引量:5
5
贾兰坡.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6(1):1-12.
被引量:2
6
安志敏.
河南安阳小南海旧石器时代洞穴堆积的试掘[J]
.考古学报,1965(1):1-27.
被引量:61
7
王建,王向前,陈哲英.
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遗址调查报告[J]
.考古学报,1978(3):259-288.
被引量:129
8
戴尔俭,许春华.
蓝田旧石器的新材料和蓝田猿人文化[J]
.考古学报,1973(2):1-12.
被引量:19
9
贾兰坡,盖培,尤玉桂.
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2(1):39-58.
被引量:180
10
贾兰坡,王建.
山西旧石器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
.文物,1962(Z1):23-2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叶灿阳.
中国古人类用火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常州文博论丛,2019(1):1-10.
2
胡圆峰,周斌,庞洋,徐向春.
古人类用火研究及其进展[J]
.第四纪研究,2019,39(1):240-257.
被引量:11
3
向金辉.
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用火遗存的发现与判定[J]
.北方文物,2020(6):38-4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孙伟伟,沈吉.
末次间冰期以来兴凯湖黑碳的沉积记录及其环境意义[J]
.第四纪研究,2020,40(1):157-164.
被引量:15
2
张曼,段阜涛,李刚,刘依,王伟,赵永涛,安成邦.
新疆SCZ17剖面黑碳记录的16~12 ka火灾历史及其驱动因素探究[J]
.第四纪研究,2020,40(1):165-174.
被引量:11
3
王敏,蒙红卫,黄林培,孙启发,张虎才,沈才明.
云南阳宗海流域过去13000年植被演替与森林火灾[J]
.第四纪研究,2020,40(1):175-189.
被引量:28
4
崔巧玉.
末次间冰期以来古火对千年及轨道尺度气候和植被变化的响应[J]
.第四纪研究,2020,40(6):1513-1521.
被引量:16
5
向金辉.
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用火遗存的发现与判定[J]
.北方文物,2020(6):38-49.
被引量:4
6
张峻凡,范保硕,陈伟,杨家兴,李月丛,许清海,张生瑞,李德晖,张文胜,翟鹏飞.
唐代正定古城址形成时期的环境背景与人类活动[J]
.第四纪研究,2021,41(5):1489-1502.
被引量:7
7
杜建峰,王宁练,李建勇,李书恒,张玉柱,陈小俊,牛地园.
洛阳盆地全新世炭屑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J]
.第四纪研究,2022,42(2):383-396.
被引量:13
8
贾玉树.
我装备故我在——装备哲学的理性基础[J]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1,13(6):521-532.
被引量:2
9
王小盾.
“惟馨”与“芬芳”——关于《文心雕龙》和中国早期的嗅觉审美[J]
.文学评论,2023(2):176-184.
被引量:5
10
张程,房振三.
从《说文解字》火部字看古代文化习俗[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2):1-4.
1
贾兰坡.
四川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J]
.四川文物,1984(4):2-7.
2
逄振镐.
山东旧石器文化概论[J]
.华夏考古,1994(4):40-45.
被引量:2
3
张永国.
贵州民族史研究(四)[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0(2):44-45.
4
董韶华.
我国原始人类用火渊源刍议[J]
.北方文物,1989(1):19-24.
被引量:2
5
胡守忠.
游悬空寺[J]
.诗词月刊,2016(5):73-73.
6
郝思德.
三亚落笔洞洞穴遗址文化初探[J]
.南方文物,1997(1):94-99.
被引量:13
7
刘扬,侯亚梅,杨泽蒙.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石制品拼合研究及其对遗址成因的指示意义[J]
.人类学学报,2015,34(1):41-54.
被引量:8
8
李占扬,陈文利.
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埋藏学观察[J]
.华夏考古,2007(4):130-136.
被引量:6
9
河南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期遗迹[J]
.浙江工艺美术,1995,0(Z1):68-68.
10
梁白泉.
多元一体的长江民族文化[J]
.长江论坛,1997(1):60-63.
中原文物
199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