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高等学校在五十年代曾进行了两次较大的院系调整,从此奠定了基本格局。①一次是在一九五二年前后;一次是在一九五六年前后。一九五二年前后的院系调整规模较大,变动较大,影响亦较大。对这两次院系调整,褒贬不一,议论甚多。既然这是发生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就有必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作为今日改革高等教育的借鉴。
作者
苏渭昌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1989年第4期13-23,共11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院系调整
高等学校
高等教育事业
交通大学
高等教育结构
教育部
新中国高等教育
改革高等教育
高校学生
工学院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1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21
1
刘修岩,王峤.
知识溢出的边界效应——来自专利引用数据的证据[J]
.经济研究,2022,57(11):84-101.
被引量:24
2
刘晨晖,陈长石.
劳动力流动、技能匹配与地区经济差距[J]
.经济研究,2022,57(7):45-63.
被引量:24
3
张吉鹏,卢冲.
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落户门槛的量化分析[J]
.经济学(季刊),2019,18(4):1509-1530.
被引量:133
4
薛天祥,周海涛,时伟.
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3):5-8.
被引量:29
5
李刚.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院系调整”的历史考察[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21(2):48-53.
被引量:7
6
任一明,熊明安.
新中国成立50年间高等学校几次重大调整简论[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5):20-25.
被引量:11
7
李江源.
略论我国50年代的院系调整[J]
.大学教育科学,1999(1):16-19.
被引量:3
8
邱雁.
关于一九五二年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问题[J]
.天津师院学报,1982,2(2):19-25.
被引量:4
9
段丽华,韩国海.
略论我国50年代院系调整[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9,17(6):51-53.
被引量:4
10
王久长.
50年代院系调整的得与失[J]
.现代教育管理,1995(2):22-26.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4
1
余天佐.
上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综述[J]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6):87-89.
被引量:3
2
刘颖.
建国初期中共新建高校的特点及其影响--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中心的考察[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1):40-44.
被引量:2
3
夏骏.
高等教育内卷化增长探讨[J]
.教育评论,2012(3):12-14.
被引量:15
4
胡建华.
关于建国头17年高等教育改革的若干理论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55-62.
被引量:15
5
雷琼,代源.
我国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的文献述评[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10):140-141.
被引量:2
6
金富军,孙海涛.
1951年“大清华”计划考察[J]
.教育史研究辑刊,2013(3):11-15.
7
张正峰,那薇.
新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逻辑与未来路径[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9):87-95.
被引量:7
8
林齐模.
建国初期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研究综述[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9):114-117.
9
卞广萌,王悦.
场所精神重塑视角下高校历史校园空间优化设计研究[J]
.城市建筑,2020,17(36):24-26.
被引量:1
10
史连祥,张庭,陈娜娜.
建国初期河北省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及当代启示[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3,25(3):104-112.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姚少宝.
学术概念何以“出圈”——以“内卷化”的网络传播为例[J]
.青年记者,2022(21):59-61.
2
林俊挺,王卡,詹育泓,徐雷.
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初创历程中工民建专业的作用解析[J]
.中国建筑教育,2022(2):120-126.
3
陈磊,栗洪武.
也论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高等教育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15,36(8):28-35.
被引量:8
4
夏洁.
深化高校组织结构改革: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54-57.
被引量:9
5
魏国旗,文兰佃.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发展阶段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7(3):70-72.
被引量:10
6
孙诚,吕华.
从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11):31-35.
7
王宝玺.
高等教育学研究范式及其演进[J]
.高校教育管理,2008,2(1):26-30.
被引量:8
8
徐秀秀,庄丽君.
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J]
.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41-44.
被引量:1
9
孙诚,吕华.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数量增长探析[J]
.大学(研究),2007(12):15-20.
被引量:2
10
李琳琳.
浅谈我国50年代院系调整[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1):163-163.
被引量:1
1
刘继美,金中.
《高等教育法》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16(2):25-27.
2
郝存生.
体验式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思考[J]
.北方经贸,2012(12):163-163.
被引量:2
3
李金奇.
浅谈大众化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发展战略[J]
.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1):136-136.
被引量:2
4
巫春华.
略论我国50年代的院系调整[J]
.中国高教研究,2001(4):81-82.
被引量:16
5
彭勃,张明.
高等教育资源视域中的高校办学自主权[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73-76.
6
高永芳,张伟.
大学本科实施导师制的思考[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3(2):105-107.
被引量:1
7
金子元久,刘文君,钟周.
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问题与前景[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3):9-18.
被引量:23
8
楚文海.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浅议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5):220-220.
9
韦静恒.
2005年高考语文备考要略[J]
.广西教育,2005(03B):21-22.
10
姜早龙,邓铁军,夏正军.
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大学教育科学,2002(S1):67-69.
被引量:1
中国高教研究
198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