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虽然清军在此战争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亦是近代清朝对外战争中唯一取得过的胜利),但是最终仍是以清政府屈辱妥协议和签约为结局。故历来史著皆称这场中法战争,是中国“不败而败”,而法国“不胜而胜”,并指责清廷议和是卖国投降云云。笔者认为,综合当时的军事战略与战场局势、国际政治外交与清朝内外形势进行客观辩证地认真分析,那么得出的结论就并非是出于主观激愤情绪的“不败而败”和“不胜而胜”了。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95-100,共6页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