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
被引量:
5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翻译的第一要务是忠实流畅地传达原文的意义;而翻译中的困难也大半起因于原语和译语语言成分在意义上的不对应或不全对应。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大都有这样的经历:即使他对原语和译语的掌握几乎同样熟练,还是会发现原语的某些意义很难用译语准确或者充分地转达。
作者
柯平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
出处
《中国翻译》
1988年第1期9-15,共7页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语用意义
非对应
不对应
语言成分
指称意义
语义
原语
英语文化
译语文化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9
引证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265
同被引文献
359
1
王芳.
中英习语翻译文化特色的处理[J]
.中国科技翻译,2001,14(1):34-36.
被引量:35
2
刘士聪,余东.
试论以主/述位作翻译单位[J]
.外国语,2000,23(3):61-66.
被引量:84
3
吕俊.
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J]
.外国语,2004,27(4):53-59.
被引量:126
4
兰凤利.
《黄帝内经素问》翻译实例分析[J]
.中国翻译,2004,25(4):73-76.
被引量:24
5
路景菊.
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J]
.电影文学,2007(17):74-75.
被引量:12
6
金明.
英汉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S1):86-90.
被引量:9
7
曹山柯.
翻译:文本意义的实现[J]
.外国语,1999,22(3):68-72.
被引量:20
8
洪流,吴桂霞.
评Goodman的心理语言阅读模式[J]
.外语教学,1998,19(1):30-35.
被引量:20
9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
.外国语,1998,21(2):13-20.
被引量:937
10
胡壮麟.
语言·认知·隐喻[J]
.现代外语,1997,20(4).
被引量:348
引证文献
59
1
梁京涛,张宏杰.
语言资源研究中的知识观刍议[J]
.语言规划学研究,2020(2):82-87.
被引量:2
2
张庆月.
语篇中的“意图性”翻译研究[J]
.文教资料,2006(34):99-100.
被引量:1
3
李晓燕,吴素梅.
文化语境下的英汉翻译[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5-67.
4
范守义.
走向科学:回顾与展望——中国的翻译研究(1950-1992)[J]
.外语研究,1993(2):50-57.
被引量:5
5
秦建栋.
英汉词汇空缺现象刍议[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2):62-66.
被引量:6
6
周茜.
翻译中的文化预设及翻译对策[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99-101.
被引量:2
7
任宇桦.
论翻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8(2):94-95.
被引量:1
8
林萍.
文化差异与语用翻译[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57-60.
被引量:1
9
杨仕章.
略论翻译与文化的关系[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2):15-19.
被引量:41
10
罗左毅.
翻译中文化内涵的同相迁移与异相迁移[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3):116-119.
二级引证文献
265
1
王改莉.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景区含“小心”公示语错误浅析[J]
.中外企业家,2020,0(15):202-202.
2
沈雯佳.
跨文化翻译中的二度性过滤与创造性叛逆[J]
.现代英语,2020(24):54-56.
3
孙佳怡.
生态翻译策略在音乐翻译中的现状研究与思考[J]
.现代英语,2020(14):77-79.
4
张倩婷.
视域融合角度下《使至塞上》翻译研究[J]
.现代英语,2020(12):68-70.
5
韦萍.
生态翻译学指导下湖南旅游官网景点简介中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J]
.现代英语,2020(3):62-64.
6
Yiying YANG.
On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Images in Chang Hen 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Theory[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9,42(4):527-541.
7
赵佳月.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张培基散文的英译研究——以《异国秋思》为例[J]
.汉字文化,2023(2):156-158.
被引量:1
8
常丹丹.
从接受美学看《天净沙·秋思》翻译中的模糊性传达[J]
.汉字文化,2020(3):108-109.
9
贾洪伟.
翻译符号学概念的确定性与符指过程之本质[J]
.译苑新谭,2019(1):13-19.
被引量:1
10
罗国青.
零翻译概念辨正[J]
.上海翻译,2005(S1):88-91.
被引量:57
1
魏晓红.
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词汇语义的非对应联想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7):86-88.
被引量:1
2
陆刚.
语义的非对应性及其文化解读[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4):112-114.
3
朱华.
英汉语义的非对应性及翻译观思考[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5):116-117.
4
陈倩蓝.
文化背景下的词汇空缺和语义的非对应性[J]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0):78-80.
被引量:1
5
金冶.
文化差异与英汉语义的非对应性及教学观[J]
.青年文学家,2011,0(24):269-269.
6
杨淑华.
论可译性的有限性[J]
.外语与翻译,2005,12(4):24-30.
7
罗梅,农时敏.
语义的非对应与词汇误译[J]
.广西教育,2003,0(Z1):68-69.
8
胡斌,袁洪庚.
异曲同工:汉英口译中的功能对等与释意[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89-94.
被引量:1
9
彭秋荣.
翻译的阐释性[J]
.中国科技翻译,1996,9(3):42-45.
被引量:7
10
李绍青.
翻译以忠实为第一要务——江枫先生学术访谈录[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5(4):91-95.
被引量:1
中国翻译
198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