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藏高原西起喀喇昆仑山,东抵横断山脉,北起昆仑山,南至喜马拉雅山,面积230万km^2,约占我国领土的1/4。海拔一般超过4000m,素有世界屋脊之誉。这样一个举世无双、雄伟壮观的世界第一大高原,也是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它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特殊的地壳、上地幔结构和地质发展史,复杂的生物区系和富饶的自然资源。高原的存在。
作者
孙鸿烈
李文华
章铭陶
韩裕丰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
出处
《资源科学》
1986年第3期22-30,10,共10页
Resources Science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综合科学考察
西藏农业
横断山区
考察队
珠穆朗玛峰地区
高原隆起
考察研究
中国科学院
综合考察
分类号
G3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9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259
1
张镱锂,刘林山,李炳元,郑度.
青藏高原范围数据集2021与2014年版比较研究[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1(3):322-332.
被引量:8
2
邓涛,吴飞翔,苏涛,周浙昆.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0,0(2):177-193.
被引量:19
3
刘建康,周路旭,张佳佳,赵万玉.
西藏嘉黎吉翁错冰湖溃决机制特征[J]
.地质论评,2021,67(S01):17-18.
被引量:4
4
周晶,李天.
拉达克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地域性艺术特征研究[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26-30.
被引量:3
5
伍昆明.
西方首批传教士进藏的活动和藏族人民的反抗斗争[J]
.民族研究,1985(6):38-45.
被引量:6
6
林超.
珠穆朗玛的发现与名称[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4(4):145-165.
被引量:9
7
杨鸿儒.
辛勤耕耘一生的任乃强教授[J]
.西藏研究,1991(1):133-144.
被引量:2
8
房建昌.
近代西藏测绘史略[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8(4):175-195.
被引量:10
9
郑度,潘裕生,武素功,张青松.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综合科学考察[J]
.自然资源学报,1988,3(2):186-189.
被引量:6
10
杨逸畴.
南迦巴瓦峰登山科学考察[J]
.资源科学,1986,16(4):97-9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2
1
刘琦,黄荣光.
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科考 以《考察报告》为中心[J]
.科学文化评论,2022,19(6):36-54.
2
孙鸿烈,成升魁,封志明.
60年来的资源科学: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到资源科学综合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9):1414-1423.
被引量:22
3
王一婷.
中国地质大学青藏高原登山科考的历程及其贡献[J]
.中国地质教育,2011,20(2):22-26.
被引量:1
4
张亚宾,刘文晓,吕晓星.
青藏高原沙害特征及与新疆沙害差异研究[J]
.中国建材科技,2017,26(3):84-85.
被引量:1
5
孙鸿烈,石玉林,李文华,封志明,江东.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与资源科学综合研究[J]
.地理学报,2020,75(12):2610-2619.
被引量:10
6
胡健,曹全恒,胡金娇.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主题演变、主要成果及展望[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7(2):111-116.
被引量:4
7
卢杰.
“地球第三极”概念下的西藏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
.西藏科技,2022(1):15-19.
被引量:1
8
陈发虎,王亚军,丁林,姚檀栋.
1949年以前青藏高原探险和科学考察活动概况[J]
.地理学报,2022,77(7):1565-1585.
被引量:5
9
姚檀栋,王伟财,安宝晟,朴世龙,陈发虎.
1949-2017年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历程[J]
.地理学报,2022,77(7):1586-1602.
被引量:16
10
汪发武,陈也,刘伟超,高杰.
藏东南高位远程滑坡动力学特征及研究难点[J]
.工程地质学报,2022,30(6):1831-1841.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91
1
黄昭委,龚丽平.
新时代治藏方略视域下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内涵与路径展望[J]
.西藏研究,2020(S01):133-141.
被引量:2
2
刘琦,黄荣光.
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科考 以《考察报告》为中心[J]
.科学文化评论,2022,19(6):36-54.
3
黎凌翀,叶芝祥,周丽君,杨怀金.
青藏高原牛粪燃烧PM_(2.5)排放因子及组成特征[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46(12):187-194.
4
陈新建,濮励杰.
中国资源地理学学科地位与近期研究热点[J]
.资源科学,2015,37(3):425-435.
被引量:12
5
李家永,王立新,耿艳辉,余月兰.
从《自然资源》到《资源科学》:资源类科技期刊发展的一个例证——纪念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J]
.资源科学,2013,35(9):1729-1740.
被引量:1
6
沈镭.
三十年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发展与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9):1464-1478.
被引量:4
7
周俊菊,雷莉,石培基,王兰英,魏伟,刘海猛.
石羊河流域河川径流对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生态学报,2015,35(11):3788-3796.
被引量:25
8
杨淑香.
呼伦贝尔地区气象环境监测评估及生态保护建议[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43(4):47-49.
被引量:1
9
傅伯杰,潘乃青.
Integrated studies of physical geography in China:Review and prospect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6,26(7):771-790.
被引量:3
10
金贵,邓祥征,陈冬冬,王佩,孙中孝.
黄淮海平原农地流转空间分布与格局特征[J]
.资源科学,2016,38(8):1515-1524.
被引量:18
1
王先明.
西藏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回顾[J]
.西藏科技,1995(3):8-10.
2
安新固.
回忆民主改革后的西藏农业科技工作[J]
.西藏科技,1991(3):99-101.
3
王先明.
西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回顾[J]
.西藏科技,1991(2):16-20.
4
许军.
在昆仑山写稿的日子[J]
.军事记者,2007(3):70-70.
5
章铭陶.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部分)综合科学考察丛书编辑出版会议在京召开[J]
.资源科学,1985,15(1):46-46.
被引量:1
6
谭福安.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部分)综合科学考察队召开1983年度工作会议[J]
.资源科学,1983,13(4):95-96.
被引量:1
7
美孚1号全力支持中科院珠峰考察[J]
.轿车情报,2005(7):14-14.
8
亚力红.
喀喇昆仑山下好读书 发扬“上进”、“知足”精神——读《说说我的保安生涯》一文有感[J]
.中国保安,2012(23):52-53.
9
漫游者.
破天荒 科学家将要打穿地壳[J]
.当代学生(探秘),2016,0(2):14-15.
10
张竞艳.
新德里世界书展,一切皆好[J]
.出版人,2016,0(2):74-76.
资源科学
198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