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近代科学先驱邹伯奇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邹伯奇是我国近代科学先驱,他在吸收国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融会中西,对于天文学、测绘学、力学、光学、数学和仪器设计制造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并有所发挥,有所创造,遗留下不少著作和仪器。我们曾对邹伯奇和他从事科学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文就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包括调查所获得的新资料对邹伯奇及其科学成就作一介绍。
作者
李迪
白尚恕
机构地区
内蒙古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4年第4期378-390,共13页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邹伯奇
近代科学
设计制造
重心
天文学
科学工作
广州市
博物馆
先驱
仪器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0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150
1
冯立升.
乾隆时期西北地区的天文大地测量及其意义[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9(3):61-69.
被引量:5
2
罗见今.
敦煌汉简中历谱年代之再研究[J]
.敦煌研究,1999(3):91-100.
被引量:5
3
罗见今,关守义.
敦煌汉简中月朔简年代考释[J]
.敦煌研究,1998(1):158-165.
被引量:10
4
关增建.
登封观星台与郭守敬对传统立竿测影的改进[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2):63-67.
被引量:5
5
李迪.
蒙古族早期的天象观[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7(4):16-20.
被引量:3
6
李迪,戴学稷.
邹伯奇首创我国第一架自制的太阳系表 演仪及其它[J]
.学术研究,1981(4):29-34.
被引量:3
7
陈东辉.
阮元与诂经精舍[J]
.浙江学刊,1991(4):109-111.
被引量:2
8
冯立升.
明代回回族的天文历算成就[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8(3):53-56.
被引量:4
9
李迪.
纳速拉丁与中国[J]
.中国科技史杂志,1990,24(4):6-11.
被引量:8
10
陈卫平.
从“会通以求超胜”到“西学东源”说——论明末至清中叶的科学家对中西科学关系的认识[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11(2):47-54.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1
1
李莉,关晓武.
摄影术传入晚清中国的途径[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29-33.
被引量:3
2
张立.
杭州诂经精舍的科学教育[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5):68-75.
被引量:3
3
白欣,冯立升.
清代科学家邹伯奇之《求重心说》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2):335-338.
被引量:3
4
白欣,宋华,李雪松,樊凯华.
对邹伯奇《磬求重心术》的研究[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2):87-90.
被引量:1
5
白欣,冯立昇.
清代学者对磬重心问题的研究[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12,31(3):299-313.
被引量:1
6
张兰珍,郭亚健,涂光忠,郭五保,苗峰.
叶下珠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0):615-617.
被引量:16
7
陈志国,倪根金.
邹伯奇与学海堂述论[J]
.广东社会科学,2013(5):135-142.
被引量:3
8
李迪.
内蒙古师大科学史研究所对天文学史的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2,31(2):169-178.
9
廖运章.
邹伯奇科学论著遗稿《测量备要》新探[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1):90-95.
被引量:2
10
郭建福,咏梅,邵雯.
《重学》中的实验应用及其在晚清的影响[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7,46(4):588-592.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邹赜韬.
晚清测绘革新影响下的地方水利积弊调处——以光绪《牟山湖志》《江阴沙洲圩田图》为案例[J]
.形象史学,2019(1):203-224.
2
周宇,袁福华,杨连辉,汪念,蔡灵芝,胡宏岗,吴秋业.
叶下珠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2007,25(4):206-209.
被引量:16
3
万红波.
叶下珠的研究现状[J]
.中国药房,2007,18(36):2866-2868.
被引量:7
4
白欣,杨舰.
明清重心知识演进[J]
.力学与实践,2008,30(5):105-108.
被引量:1
5
白欣,宋华,李雪松,樊凯华.
对邹伯奇《磬求重心术》的研究[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2):87-90.
被引量:1
6
李云志,马超,黄静.
刮筋板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7):1294-1297.
被引量:5
7
玉顺子.
叶下珠及其制剂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10,19(7):87-88.
被引量:16
8
蓝峻峰,刘琨.
叶下珠有效成分的果胶酶法提取工艺[J]
.中药材,2010,33(1):135-137.
被引量:3
9
蓝峻峰,谢济运.
果胶酶法提取叶下珠黄酮的工艺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28-11129.
被引量:8
10
董春晓.
清末民初摄影术传入对传统视觉经验及其趣味的影响[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8(2):16-19.
被引量:2
1
白欣,宋华,李雪松,樊凯华.
对邹伯奇《磬求重心术》的研究[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2):87-90.
被引量:1
2
冀晓霞.
刍议自主\合作学习在语文课中应用[J]
.软件(教学),2013(3):49-49.
3
戢斗勇.
略论邹伯奇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地位[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5):82-87.
被引量:2
4
廖运章.
邹伯奇科学论著遗稿《测量备要》新探[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1):90-95.
被引量:2
5
骆正显.
释邹泊奇《格术補》[J]
.中国科技史杂志,1983,18(2):31-37.
被引量:1
6
毛杰健,杨建荣.
物理实验中的比较思想方法探析[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21(6):36-38.
被引量:1
7
席泽宗.
第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香港大学举行[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6(3):78-79.
被引量:1
8
庆葆.
奇才造出中国第一台照相机[J]
.科海故事博览,2011(23):56-57.
9
刘洁民.
关于夏鸾翔的家世及生平[J]
.中国科技史杂志,1990,24(4):47-47.
被引量:2
10
图尔逊·库尔班·图尔凯西.
翟里黎诗歌创作中的东方诗歌母题[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维吾尔文),2009,30(4):25-31.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