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修辞的对象及其他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修辞学的对象存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在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只有同提高表达效果有关的语言问题,才是修辞学的对象。非语言的表达手段,同表达效果无关的语言问题,不是修辞学的对象。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实质上是一个同义手段选择问题、语言变体的选择问题。所以,修辞学的对象就是同义手段或语言变体的选择问题。
作者
王希杰
出处
《语文研究》
1981年第2期58-66,共9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同义手段
修辞学研究
表达效果
语言材料
研究对象
语言变体
选择问题
言语表达
语言体系
汉语修辞学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8
1
蒋磊.
英语同义词探微[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1(3):29-33.
被引量:7
2
郝荣斋.
修辞是优化言语——兼评几种修辞观[J]
.当代修辞学,1998(1):16-17.
被引量:1
3
郑远汉.
关于修辞学的对象和任务[J]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9(3):64-70.
被引量:5
4
吴礼权.
论中国修辞学研究今后所应依循的三个基本方向[J]
.当代修辞学,1997(2):4-6.
被引量:7
5
王希杰.
论归纳的辞格和演绎的辞格[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8(3):78-85.
被引量:7
6
陈位祥.
诗歌与模糊修辞[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5(2):135-144.
被引量:10
7
刘焕辉.
修辞观与方法论——关于修辞研究的科学化问题[J]
.江西社会科学,1989,9(2):81-88.
被引量:7
8
秦欣村.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章太炎、鲁迅师谊的比较观[J]
.鲁迅研究动态,1985(5):25-27.
被引量:2
9
张志公.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J]
.当代修辞学,1982(1):3-5.
被引量:10
10
季世昌,费枝美.
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1(1):81-8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0
1
许艳平.
修辞中的同义结构是一种言语现象[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4):99-101.
2
聂焱.
王希杰对“同义手段”理论的研究历程[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25(2):13-17.
被引量:1
3
陈琪宏.
开拓创新 不断前进——评王希杰修辞格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1994,14(1):41-48.
4
马聪.
古诗词中的意象词语与同义手段[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3):156-157.
5
钟玖英.
关于同义手段学术争论的再思考[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31(12):1-6.
被引量:1
6
赵勇.
英语辞格同义的认知研究[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13(9):55-58.
被引量:2
7
谢光胜.
苏童小说语言的陌生化[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6):20-22.
8
郝荣斋.
再论“修辞是优化言语”[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3):53-55.
被引量:1
9
王卫兵,曹德和.
黎运汉先生在语言学研究上的两大历史贡献——为庆贺暨南大学黎运汉先生九十华诞而作[J]
.社会科学论坛,2018(1):103-117.
10
董杰,郭万红.
阻抗式翻译视角下的汉语古诗模糊修辞审美与英译[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20,34(4):102-10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钟玖英.
关于同义手段学术争论的再思考[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31(12):1-6.
被引量:1
2
钟玖英.
新世纪的中国修辞学研究[J]
.语言与翻译,2015(1):23-28.
被引量:2
3
赵勇.
英语“辞格反义”的认知研究[J]
.文山学院学报,2017,30(5):103-107.
4
谭水池.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字幕中模糊语英译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21,40(6):94-99.
5
赵勇,赵伟成.
英语辞格上下义和部整义的认知研究[J]
.文山学院学报,2018,31(2):113-116.
6
王伟.
对外汉语教学中古诗词、成语的修辞运用[J]
.社会科学前沿,2015,4(4):305-311.
被引量:1
1
周衡.
俄语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语序[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44-146.
2
曹德和.
1949──1999:汉语修辞学回顾与思考[J]
.当代修辞学,1999(5):1-2.
被引量:1
3
韩强.
从语用层面探析跨文化交际下的翻译策略选择问题[J]
.海外英语,2014(6X):127-128.
4
殷俊.
浅谈模糊修辞的语用功能[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55-57.
被引量:2
5
刘百宁,冯晶.
论英语模糊语言及其翻译[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21(1):67-68.
被引量:2
6
孙中华,许金英.
非语言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0(9):25-27.
被引量:1
7
吴承雅.
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J]
.职业时空,2007,3(08S):82-83.
被引量:6
8
胡性初.
世纪之交汉语修辞学的走向[J]
.学术研究,1998(1):81-84.
被引量:1
9
王佳佳.
从合作原则看言语幽默[J]
.青年文学家,2016,0(9X):158-159.
10
余荣宝,魏红.
试论语境的制约作用[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2):42-43.
被引量:1
语文研究
198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