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72-76,共5页
Journal of Zhanjiang Ocean University
参考文献11
-
1周一兵,刘亚军.虾池生态系能量收支和流动的初步分析[J].生态学报,2000,20(3):474-481. 被引量:24
-
2刘云峰,卢珺,童世吉.浅谈我国食品安全与绿色食品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水产,2003(12):71-72. 被引量:2
-
3陈荷生.太湖生态修复治理工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2):173-178. 被引量:100
-
4WHO,程远.21世纪的食品安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2,29(1):6-8. 被引量:10
-
5赵法箴,李健,刘世禄.水产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发展战略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2,23(4):66-70. 被引量:10
-
6林美兰,倪纯治,刘文华,叶德赞,周宗澄,林燕顺,曾活水.厦门同安西柯对虾养殖池的细菌数量动态[J].台湾海峡,1998,17(2):156-161. 被引量:16
-
7WHO,邵岩,齐津权.2001年的食物链——食品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挑战[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2,29(1):1-5. 被引量:12
-
8江希流,华小梅,朱益玲.我国水产品的生产状况、质量和安全问题及其控制对策[J].农村生态环境,2004,20(2):77-80. 被引量:24
-
9李书谦.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8(4):11-12. 被引量:11
-
10韩家波,木云雷,王丽梅.海水养殖与近海水域污染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1999,18(4):40-43. 被引量:49
二级参考文献39
-
1高尚德,吴以平,魏建功,姜东火.中国对虾养成过程中虾池水质和底质的变化 Ⅰ.不同虾池不同时期底质中一些理化特性的变化[J].海洋环境科学,1993,12(3):7-14. 被引量:12
-
2何志辉.吉林镇贲养鱼场鱼池生态系的分析[J].水产学报,1993,17(1):24-35. 被引量:22
-
3郭平,许美美.对虾养殖池水域环境细菌的动态变化[J].海洋与湖沼,1994,25(6):625-630. 被引量:69
-
4高尚德,陈旭仁,吴以平.中国对虾养成期间虾池水体和底质中细菌含量的变化[J].水产学报,1994,18(2):138-142. 被引量:60
-
5刘宋仁,乔传富,高绪生,张明,张胜利,赵英明.贝—藻套养试验及其经济效益分析[J].水产科学,1995,14(3):16-19. 被引量:7
-
6于占国,林凤翱,贺杰.异养细菌与虾病关系的研究[J].海洋学报,1995,17(3):85-91. 被引量:56
-
7周一兵,谢祚浑.虾池中日本刺沙蚕的次级生产力研究[J].水产学报,1995,19(2):140-150. 被引量:41
-
8李文朝.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多稳态理论及其应用[J].湖泊科学,1997,9(2):97-104. 被引量:83
-
9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太源[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
10蔡启铭.太湖生态环境研究(一)[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55-62.
共引文献256
-
1苏国成,周常义.凡纳滨对虾育苗水环境的细菌学初探[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4):289-293. 被引量:2
-
2郑超海,范成新,逄勇.太湖底泥的污染控制及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应用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03,16(z2):23-26. 被引量:7
-
3李如忠.巢湖水环境生态修复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5):130-133. 被引量:25
-
4张理华.模拟安庆沿江湿地的菱湖风景区水域生态重建[J].宿州学院学报,2008,23(6):110-115. 被引量:2
-
5刘丽波,李桂峰.饲料卫生与安全对水产动物健康的影响[J].海洋与渔业,2006(6):8-9.
-
6杨虹,由文辉,汪益嫔,徐春燕,胡雪芹.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对生态修复试验工程的响应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S2):122-129. 被引量:3
-
7刘国锋,包先明,吴婷婷,韩士群,肖敏,严少华,周庆.水葫芦生态工程措施对太湖竺山湖水环境修复效果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34(2):352-360. 被引量:14
-
8王亚南,彭志英.海水养虾场底泥中产H_2S的细菌的特征[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8):89-92. 被引量:5
-
9颜昌宙,许秋瑾,赵景柱,金相灿,叶春,年跃刚.五里湖生态重建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讨[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3):44-47. 被引量:38
-
10李如忠,汪家权,钱家忠.巢湖流域非点源营养物控制对策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19-121.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100
-
1贾燕,江栋,刘永,周伟坚,邓志毅.固定化硝化细菌去除氨氮和气相氨的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2009,35(S1):243-247. 被引量:12
-
2俞道进,曾振灵,陈杖榴.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对水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04,24(5):515-517. 被引量:46
-
3于斌.我国水产食品安全问题简析(下)[J].科学养鱼,2004,26(10):64-65. 被引量:1
-
4成岳,王连军,李健生.环境协调型材料——沸石的特性与应用进展[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4(5):37-40. 被引量:12
-
5陆开形,蒋霞敏,高红建.微生物制剂在养殖废水净化中的开发应用[J].中国水产,2004(11):91-92. 被引量:4
-
6胡莹莹,王菊英,马德毅.近岸养殖区抗生素的海洋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海洋环境科学,2004,23(4):76-80. 被引量:30
-
7谷军,杨旭,田洁萍.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研究概况[J].黑龙江水产,2002,21(4):10-13. 被引量:5
-
8杜守恩.两项新技术及其在海水苗种生产中的应用[J].海洋湖沼通报,1995(3):59-62. 被引量:4
-
9郭翔云,崔慧敏.主成分分析法在白洋淀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海河水利,2005(5):55-56. 被引量:19
-
10明晶.芽孢杆菌在改良水体环境中的作用[J].科学养鱼,2006(4):76-7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4
-
1胡传林,吴生桂.新时期渔业科技发展的决策思路[J].淡水渔业,2005,35(z1):9-12.
-
2聂湘平,王翔,陈菊芳.水产养殖与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环境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4):106-110. 被引量:20
-
3梁福权,朱文聪.池塘养殖水体净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50-17153. 被引量:7
-
4朱曦,衣萌萌,王淼,卢迈新.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筛选及其水质处理效果研究[J].淡水渔业,2017,47(3):58-6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32
-
1边蔚,王路光,胡晓波,田在锋,李艳华,陈新永.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污染防治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91-93. 被引量:26
-
2张图,陈春梅.水产品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品种类分析[J].广州化工,2010,38(5):85-86. 被引量:1
-
3戴捷,李传岭,邓楚洲,吴忠,杨立群.洪湖流域半封闭池塘河蟹养殖氮磷污染负荷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5):169-172. 被引量:18
-
4施奕,韦丽玲,黄威.漓江水质污染问题的讨论与建议[J].科技促进发展,2012,8(8):39-41.
-
5赵琼,曾霞.湖北水产养殖污染控制管理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0):55-56. 被引量:3
-
6梁福权,朱文聪.池塘养殖水体净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50-17153. 被引量:7
-
7徐霞旭,周永灿,郑兴,朱经海,谢珍玉,王世锋,郭伟良.一株高效水质改良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作用效果研究[J].水产科学,2014,33(4):231-236. 被引量:5
-
8侯连刚,李军,陈光辉,梁东博.微生物菌体包埋固定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2019,45(1):1-5. 被引量:10
-
9魏南,路斌,余德光,王广军,谢骏,夏耘,陈成勋.高密度杂交鳢养殖围隔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垂直变化规律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J].水产学报,2016,40(2):207-217. 被引量:2
-
10盖春雨.淡水养殖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与应对措施初探[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6(11):23-23. 被引量:7
-
1余建明.发展生态养殖是大势所趋[J].山西农业(市场信息版),2006(5):23-23. 被引量:7
-
2史洪芳,赵家琪.浅谈啤酒增产的几点措施[J].辽宁食品与发酵,1994(4):48-50.
-
3何业龙.防止虾类冻结、冻藏中发生黑变的加工技术[J].水产科技,2001(3):39-40.
-
4李巧云.茶叶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J].科学种养,2010(2):42-42.
-
5周新谟,刘汉营.黄秋葵养生酒备受关注[J].新食品,2015,0(23):115-115.
-
6咯咯哒鸡蛋[J].农产品市场,2006(41):33-33.
-
7小天.新概念养殖让猪肉1千克卖到70元[J].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09(6):12-12.
-
8王飞镝,崔英德,周智鹏.天然大豆蛋白的功能性及其化学改性策略[J].功能材料,2004,35(z1):2328-2331. 被引量:4
-
9数字[J].新食品,2013(11):29-29.
-
10农产品包装及其包装机械的现状[J].中国包装工业,2009(12):5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