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来华预科生“然后”的习得情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来华预科生在一年的学习过程中,"然后"是习得难点,也是教学重点。来华预科生"然后"的习得情况有其自身习得特点。本文通过整理大量语料,归纳"然后"的使用情况,分析偏误现象,寻找偏误原因,深入探究来华预科生"然后"的习得情况。同时,提出适用于预科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本文希望通过考察"然后"的习得情况,为来华预科生时间词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作者
刘育雁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
出处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11-12,共2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习得情况
偏误分析
教学策略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彭爽,金晓艳.
汉语时间标记语的序列性考察[J]
.汉语学习,2009(3):34-36.
被引量:1
2
黄玉花.
韩国留学生的篇章偏误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5):100-106.
被引量:28
3
金晓艳,彭爽.
后时连接成分辨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8(4):32-36.
被引量:6
4
陆俭明.
现代汉语时间词说略[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1):24-37.
被引量:105
5
李临定等编写,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 商务印书馆, 1980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刘月华.
关于叙述体的篇章教学——怎样教学生把句子连成段落[J]
.世界汉语教学,1998,12(1):72-78.
被引量:30
2
张谊生.
副词的篇章连接功能[J]
.语言研究,1996,16(1):130-140.
被引量:117
3
戴浩一,黄河.
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
.当代语言学,1988(1):10-20.
被引量:462
4
郭熙煌.
时间顺序的有序性和无序性——谈英汉语言与文化特征[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4):66-69.
被引量:4
5
高宁慧.
留学生的代词偏误与代词在篇章中的使用原则[J]
.世界汉语教学,1996,10(2):61-71.
被引量:53
6
屈承熹.
汉语副词的篇章功能[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2):64-78.
被引量:71
7
肖奚强.
外国学生照应偏误分析——偏误分析丛论之三[J]
.汉语学习,2001(1):50-54.
被引量:42
8
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
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J].中国语文,1986,(6).
10
.文中例句第一个"/"前为引文原词 后均为替换词 以下同 本文所选语料除标明外 其他均选自1995年《人民日报》、1997年《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Z].,..
共引文献
136
1
张明辉.
东北官话表时间的“头”及其语法化考察[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1):153-163.
2
徐开妍,肖奚强.
外国学生汉语代词照应习得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08(4):118-125.
被引量:15
3
汤玲.
现代汉语时间NP_K次范畴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62-64.
4
储泽祥.
肯定、否定与时量成分在动词前后的位置[J]
.汉语学报,2005(4):2-11.
被引量:11
5
杨蕾.
“时间词”的分类再看汉语的“词有定类”[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2).
6
王红厂.
论“N前后”格式对名词的选择[J]
.南开语言学刊,2009(2):90-96.
7
李向农.
论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的功能类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6(2):88-92.
被引量:10
8
周晓冰.
充当状语的“刚”和“刚才”[J]
.汉语学习,1993(1):16-19.
被引量:13
9
高逢亮.
高级阶段埃及学生书面语偏误考察[J]
.红河学院学报,2014,12(6):29-33.
10
方霁.
从认知的角度看英汉时制系统及其表达差异[J]
.世界汉语教学,2000,14(3):57-63.
被引量:13
1
刘瑜.
中、高级学对生介词“在”习得情况考查及分析[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27(4):1-11.
被引量:3
2
金英实.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把字句习得情况考察[J]
.科技资讯,2014,12(31):180-181.
3
张伟,齐跃明.
初中生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词汇的习得情况研究[J]
.校园英语,2016,0(36):112-112.
被引量:1
4
杨春雪.
2000年以来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12):140-143.
被引量:7
5
羊霞.
关于留学生对时间词误用的分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11):106-107.
被引量:1
6
蒋宗红.
谈谈“It+be+时间词+连词+其它成分”中连词的选择[J]
.中学英语园地(高三版),2002(04A):17-18.
7
车慧,张萌.
时间词“刚”、“刚刚”之比较[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96-97.
8
张月芹.
如何紧扣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
.俪人(教师),2015(7):196-196.
9
刘瑜.
中、高级学生介词“在”习得情况考察及分析[J]
.海外华文教育,2007(1):26-34.
被引量:2
10
万力群.
泰国留学生书面语偏误分析[J]
.科教文汇,2014(32):41-43.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