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精神扶志体系构建策略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乏以及心理贫困的现象已经成为高校资助体系面临的重要问题,而现有的精神扶志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高校应从理念、队伍、平台等三个方面构建精神扶志体系,以期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
梁燕君
机构地区
广东金融学院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系
出处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21-122,共2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经济困难大学生
精神扶志体系
策略
分类号
G4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姜旭萍,王丽.
论对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资助[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110-112.
被引量:3
2
王长恒,王婷.
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精神扶助的几条途径[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18):109-110.
被引量:1
3
矫宇.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精神贫困”与“心理脱贫”[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83-189.
被引量:29
4
李国建.
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成因分析及心理扶助机制的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5):148-149.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鲁延安.
贫困大学生救助中的误区与解决对策探析[J]
.安康师专学报,2005,17(2):123-126.
被引量:7
2
王允昌.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析[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87-89.
被引量:5
3
辛勇.
贫困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10):148-149.
被引量:38
4
黄婧.
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219-220.
被引量:10
5
赵红.
师范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综合模式的探索[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84-188.
被引量:6
6
张晓琴,杨振华.
要重视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对助学指导工作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2006,24(6):39-41.
被引量:6
7
曾练武,贺春生.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其解困途径[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3):176-178.
被引量:35
8
王旭东,何尚榕,杨建三,衡阳.
大学生贫富差距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德育,2007,2(8):44-46.
被引量:8
9
杨秀莲.
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与归宿——和谐人格[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9-82.
被引量:12
10
孙兴洋.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发展观[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9):77-7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3
1
赵垒.
高校贫困生的经济援助和心理援助方法[J]
.文存阅刊,2018,0(22):25-26.
2
夏冬晴.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诊断”与“对症下药”[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8):113-114.
被引量:1
3
秦莉.
西部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研究[J]
.文教资料,2007(10):69-71.
被引量:1
4
宋卫民.
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动机的缺失与重建[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12):81-82.
5
齐平,吴金昌.
分层助困:关于扶助贫困大学生工作的新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6(6):62-63.
被引量:9
6
余欣欣,郑雪.
大学贫困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快乐感的关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7):3294-3296.
被引量:9
7
夏吉莉,刘景刚.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反思与展望[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2):159-161.
被引量:9
8
王俊,罗俊.
高校“双困生”心理冲突的缓解与矫治[J]
.孝感学院学报,2007,27(1):115-118.
被引量:6
9
陈国华.
高校贫困生精神支持网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1):81-86.
被引量:1
10
吴尚忠,柒文英.
论孟子的“四维”人格理论及贫困生的人格自我培植与修复[J]
.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13-1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1
1
莫飞平.
论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伦理境界[J]
.中国青年研究,2007(3):78-81.
被引量:11
2
萧莉,刘伟,徐沙.
贫困生教育创新模式思考与实践[J]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6):99-100.
被引量:13
3
王俐,周景萍.
初探高校学生奖助社团及其育人作用——以清华大学学生奖助社团为例[J]
.科教导刊,2012(19):213-215.
被引量:7
4
赵贵臣.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方式创新研究——坚持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J]
.思想教育研究,2012(8):94-96.
被引量:46
5
杜珊珊,李丹虹,屠晓梅.
高校贫困生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的有效整合[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4):101-104.
被引量:4
6
詹东妮,余鸣娇.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及育人机制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4):1-3.
被引量:2
7
程利娜,董开莎.
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以地方本科高校为例[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3):95-99.
被引量:22
8
李迪,鲍金勇,李丹莹.
高校贫困生社团化育人提升实践与探索[J]
.学周刊(中旬),2016(11):226-228.
被引量:1
9
温瑜.
孟郊哀悼诗简论[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7):9-10.
被引量:1
10
禹云闪,管亚苹.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1):57-5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黄伟庆,刘国华.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对贫困大学生“扶志”路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60-162.
被引量:1
2
李珺,周恒,宋健.
基于精神帮扶的高校受助学生的多层次指导与培育对策研究——以湖北经济学院素质班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5):138-140.
被引量:1
3
陈玲,储昭辉,苏小松.
基于案例的扶志教育在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3):80-8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李智.
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J]
.质量与市场,2021(10):146-148.
被引量:2
2
黄珏.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举措探索[J]
.就业与保障,2022(11):91-93.
3
李利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高校“精神扶贫”路径探析[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2):108-110.
4
林晓曼.
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高校资助育人新思路[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7):59-60.
被引量:4
5
谢春梅,刘艳芳,彭吉萍,杨志新.
精准资助政策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及路径探析——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
.农业教育研究,2020(2):9-11.
6
许红梅,陈茂国,梅峰.
学生发展视域下“01”型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2):86-89.
被引量:1
7
王莉新,王世斌.
论学困生教育帮扶模式的困境及其破解[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4,36(5):103-110.
1
谭遥,柳燕.
关于关爱我国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思考[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3):65-67.
被引量:1
2
孟祥军,王作辉.
我国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及改革探索[J]
.文教资料,2008(20):188-190.
3
张静.
经济困难大学生调查报告[J]
.青年探索,2006(6):62-64.
被引量:4
4
刘凤华.
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
.林区教学,2017,0(4):107-108.
5
罗婷,陈亮.
浅析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J]
.成功,2013(24):272-274.
6
陈莉,韩序.
资助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研究[J]
.文教资料,2007(13):53-55.
被引量:2
7
吴树勋.
以美育人[J]
.学习之友,2008(3):14-14.
8
黄建美,蒋林.
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3):121-123.
被引量:31
9
肖建伟,石国兴.
不同资助模式下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3):109-112.
被引量:8
10
罗景莉,骆鹏程.
经济困难大学生嫉妒心理微探[J]
.继续教育研究,2006(5):167-16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