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实验与理论的因果关系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实验与理论的因果关系郝宁湘实验哲学是近些年来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向。这一新趋向已引起我国科学哲学界的兴趣,不仅翻译了许多有关的文章,而且也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实验哲学最核心的问题是实验与理论的关系问题,本文的意图就在于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浅见。...
作者
郝宁湘
机构地区
青海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9-44,共6页
DongYue Tribune
关键词
相互关系
新理论
因果关系
亚里士多德
观察渗透理论
依赖理论
可能世界
背景知识
逻辑实证主义
实验结果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7
1
蔡克勇.
管理也是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84,5(3):11-15.
被引量:3
2
蔡春.
个人知识:教育实现“转识成智”的关键[J]
.教育研究,2006,27(1):10-15.
被引量:61
3
周济.
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5):4-9.
被引量:16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60年,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68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3页.
7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吴倬等.《现代西方人学名著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86页.
8
普朗克.《科学观念的起源和作用》,《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1年第4期.
9
(奥)路德维希·冯·贝塔兰菲.-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M].秋同,袁嘉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10
(美)奥苏伯尔,等.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佘星南,宋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引证文献
4
1
陈金祥.
论科学自组织系统的非线性关系[J]
.系统科学学报,1997,11(3):81-85.
被引量:2
2
陈金祥.
论科学发展的内在确定性动力[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14(5):11-16.
3
李春霞,夏凯艳.
隐性知识视角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思考[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32-136.
被引量:8
4
徐玖平,李小平,米德超.
管理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共享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大学为例[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2):24-3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彭双,顾新,吴绍波.
基于CAS理论的知识链组织间知识创造机理研究[J]
.情报科学,2009,27(8):1139-1143.
被引量:7
2
彭双,顾新,吴绍波.
基于非线性相互作用视角的知识链组织间知识创造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4):124-126.
被引量:6
3
周路军.
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
.老区建设,2015(2):49-50.
被引量:1
4
冯曰欣,贾昆嵛.
深化高校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
.实验室科学,2015,18(6):219-222.
被引量:2
5
周敏,高海英.
“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
.学理论,2016(7):217-218.
被引量:2
6
孔翠萍,谭为跃.
旅游类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实践训练探微[J]
.当代职业教育,2016(9):89-92.
被引量:1
7
杨帆.
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J]
.现代商贸工业,2017,38(34):162-163.
8
沈乾飞,叶礼群.
整体观视角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28(5):62-66.
9
刘琴.
经济管理类实验资源平台设计与应用[J]
.实验室科学,2018,21(5):68-71.
被引量:4
10
韩职阳.
隐性知识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J]
.知识经济,2021(12):122-123.
1
李春泰.
关于库恩的科学革命问题——科学理论的转变对可能世界的影响[J]
.嘉应学院学报,2004,22(5):5-7.
2
司马贺,秦裕林,曹南燕.
预报未来还是塑造未来?[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23(4):90-92.
3
吴倜,张殿清.
科学研究开始于观察[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2,10(3):35-37.
被引量:2
4
叶尚志.
哲学发展与思想解放——《周抗哲学文集》研讨会发言散记[J]
.人才开发,2009(9):4-8.
5
杭之.
现代性:一个未完成的方案——关于《一苇集》大陆版[J]
.读书,1991,0(2):38-39.
被引量:1
6
冯月季.
新闻叙述中的可能世界探究[J]
.新闻界,2015(24):29-33.
被引量:1
7
陈增.
科学与哲学的融合——欧美实验哲学对我国的启示[J]
.未来与发展,2013,34(1):6-9.
被引量:2
8
韩锋.
科学中的信念和选择的必要[J]
.科学文化评论,2004,1(6):109-113.
被引量:1
9
任玉达.
简析新生代农民工社交网络使用中的“传播效果沟”[J]
.新闻世界,2014(5):126-127.
10
李侠.
世界观落后了会怎样?[J]
.科学家,2014,2(7):74-75.
东岳论丛
199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