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废墟清理纪要
被引量:
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91年,宁夏自治区考古工作者在清理被不法分子炸毁的贺兰山拜寺沟一座西夏古塔时,发现包括大量刻经、写经在内的约12万字的西夏文、汉文文献及文物。其中直接译自藏文的一套9册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保存较好,版本为国内外罕见。特别是这部经书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在印刷史上有重要意义。根据有关题记,知这批文献文物与西夏皇室有密切关系。是西夏考古的重要收获。
作者
牛达生
孙昌盛
机构地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文化局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4-20,97+1,共19页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西夏文字
方塔
贺兰县
藏传佛教
西夏文献
宁夏
出土文物
汉文佛经
丝织品
发愿文
分类号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8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148
1
王忠.
论西夏的兴起[J]
.历史研究,1962(5):20-32.
被引量:19
2
魏文斌,李明华.
武威白塔寺调查与研究[J]
.敦煌研究,1999(2):101-113.
被引量:3
3
牛达生.
西夏活字版印本及其特点和价值[J]
.宁夏社会科学,1999(1):71-77.
被引量:5
4
刘玉权.
敦煌西夏洞窟分期再议[J]
.敦煌研究,1998(3):1-4.
被引量:40
5
孙昌盛.
西夏方塔塔心柱汉文题记考释[J]
.考古与文物,1997(1):55-60.
被引量:10
6
史金波.
西夏陵园出土残碑译释拾补[J]
.西北民族研究,1986(0):158-166.
被引量:14
7
董居安.
宁夏石坝发现墨书西夏文银器[J]
.文物,1978(12):84-86.
被引量:9
8
锺侃.
宁夏固原县出土文物[J]
.文物,1978(12):86-90.
被引量:29
9
钟侃,李志清,李范文.
西夏八号陵发掘简报[J]
.文物,1978(8):60-70.
被引量:28
10
高汉玉,黄造雄,郝俊明,徐进.
西夏陵区一○八号墓出土的丝织品[J]
.文物,1978(8):77-8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3
1
李晓凤.
武威西夏墓所见陀罗尼及其丧葬习俗——兼论西夏时期兰札体梵字的盛行[J]
.西夏学,2020(2):295-305.
2
胡玉冰.
从出土的西夏文献资料谈《西夏文献类目提要》的撰写[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5):80-83.
3
孙昌盛.
黑水城出土顶髻尊胜佛母曼荼罗木板画考[J]
.敦煌研究,2001(2):23-28.
被引量:3
4
孙昌盛.
试论在西夏的藏传佛教僧人及其地位、作用[J]
.西藏研究,2006(1):35-45.
被引量:7
5
史金波.
西夏的藏传佛教[J]
.中国藏学,2002(1):33-49.
被引量:47
6
罗丰.
20世纪宁夏考古的回顾与思考[J]
.考古,2002(8):3-13.
被引量:10
7
朱存世,孙昌盛,王惠民.
宁夏贺兰县拜寺口北寺塔群遗址的清理[J]
.考古,2002(8):41-58.
被引量:10
8
席雨言.
贺兰山地区佛教塔寺建筑艺术略论[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9,45(6):107-112.
9
向家林,魏星.
由诗词看元代以前贺兰山生态环境的变迁[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9):56-57.
10
林航,周扬.
西夏活字印刷术应用和发展原因探析--兼论夏宋活字印刷条件差异[J]
.河西学院学报,2021,37(6):49-55.
二级引证文献
83
1
商立宏,燕宁娜,张茂正,袁宜红,赵振炜.
西夏三号陵陵塔复原研究[J]
.西夏学,2023(2):256-265.
2
公维章.
西夏地藏十王信仰考察[J]
.西夏学,2022(2):252-264.
被引量:1
3
叶利阳.
拜寺沟方塔出土《“佚名”诗集》用典考[J]
.西夏学,2021(2):220-230.
4
章治宁.
西夏塔式擦擦造像艺术[J]
.西夏学,2019(1):138-146.
被引量:1
5
熊文彬,廖旸,泽巴多吉.
西藏昌都元代绘画遗存的调查与初步研究——兼论波罗风格在西藏和内地之间的传播线路[J]
.形象史学,2021(2):219-241.
被引量:2
6
赵袖荣.
瓜州东千佛洞第2窟顶髻尊胜佛母曼荼罗壁画临摹新探[J]
.宏德学刊,2024(1):232-251.
7
沙武田.
读图的厚背景和被表象误导的历史图像——重新认识敦煌西夏石窟艺术史之面貌及其内涵[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0(1):287-314.
被引量:1
8
卯芳.
西夏壁画中的藏密因子——以瓜州东千佛洞第2窟壁画为例[J]
.民族艺林,2020(2):132-139.
被引量:2
9
孙悟湖,班班多杰.
多元通和:汉族、藏族、蒙古族宗教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考察[J]
.民族研究,2021(1):89-104.
被引量:13
10
郑堆,王振宇.
河西藏传佛教文化的包容性及其研究价值——以吐蕃和西夏时期为例[J]
.中国藏学,2022(3):151-156.
被引量:1
1
宁夏发现西夏文木活字印本[J]
.丝绸之路,1997,0(1):61-61.
2
牛达生,孙昌盛.
贺兰县拜寺沟西复遗址调查[J]
.文物,1994(9):21-28.
被引量:3
3
牛达生.
从拜寺沟方塔出土西夏文献看古籍中的缝缋装[J]
.文献,2000(2):84-89.
被引量:14
4
陈永耘.
西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J]
.陇右文博,2005(2):53-53.
5
宁夏方塔废墟中发现西夏文佛经孤本[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6):49-49.
6
周倜.
宁夏自有奇绝处[J]
.海内与海外,1998(1):18-22.
7
贺兰县召开第二轮《贺兰县志》续修评审会[J]
.宁夏史志,2011(1):48-48.
8
聂鸿音.
贺兰山拜寺沟方塔所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译传者[J]
.宁夏社会科学,2004(1):71-73.
被引量:6
9
庄电一.
西夏古文明揭秘[J]
.中国民族,1997(8):28-30.
10
周允中.
松江方塔及地宫出土文物[J]
.钟山风雨,2007,0(5):61-62.
文物
199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