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不同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比较及对血清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和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1~2013年收治的8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HD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时间每周2~3次,每次4.0~4.5 h,共观察12 w,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皮肤瘙痒程度,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肌酐(Cr)、尿素氮(BUN)、钙、磷、甲状旁腺素(PTH)和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结果治疗前HFHD组和HDF组皮肤瘙痒评分分别为(6.57±2.08)分、(6.52±1.9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FHD组和HDF组皮肤瘙痒评分分别为(2.17±0.85)分、(3.82±0.94)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皮肤瘙痒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HFHD组皮肤瘙痒评分显著低于HDF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Cr、BUN、钙、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Cr、BUN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两组之间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透析后血钙均显著升高、血磷显著下降(P【0.05),HFHD组治疗后血钙显著高于HDF组,血磷显著低于HDF组(均P【0.05)。透析后两组PTH和β2-M均显著降低(P【0.05),HFHD组治疗后PTH和β2-M显著低于HDF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均有较好的疗效,高通量血液透析效果更佳。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4-936,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101

共引文献117

同被引文献300

引证文献36

二级引证文献33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