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人权──重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人权──重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张文木近几年人权问题似乎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学术界也开始了对人权问题的研究,下面是笔者在学习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时结合人权问题所作的思考。《导言》是...
作者
张文木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91-93,共3页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哲学批判
黑格尔
重读马克思
人权观
人的解放
市民社会
人权问题
生存与发展
被压迫民族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2
1
高朝虎.
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两种相异理解——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1(1):317-324.
被引量:2
2
刘冰.
科学的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读后[J]
.广西社会科学,1997(2):56-60.
被引量:7
3
池超波.
标志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一个历史文献——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札记[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3(2):15-21.
被引量:3
4
宋朝龙.
试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理论内涵[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0-12.
被引量:2
5
阮智刚,柯昌林.
走入马克思的问题意识——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164-166.
被引量:4
6
徐春庆,杨党校.
批判及批判的逻辑──解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7(1):8-10.
被引量:4
7
李佃来.
马克思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内涵之探讨[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3):54-57.
被引量:5
8
陈荣富.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不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奠基之作[J]
.世界宗教研究,2007(2):1-10.
被引量:17
9
杨家飘.
剖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本中的唯物思想[J]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3):26-29.
被引量:2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引证文献
6
1
王浩斌.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文本学分析[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20(5):13-16.
2
张艳萍.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研究——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例[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4(6):94-97.
被引量:5
3
戴春勤,孟阳.
浅谈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人的解放思想[J]
.榆林学院学报,2017,27(3):16-18.
4
吴乐.
试论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生命力——读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有感[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0(2X):248-248.
5
欧庭宇.
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政治批判思想[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8-76.
被引量:1
6
杨足仪,聂红阳.
马克思早期构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践逻辑及时代价值[J]
.湖南社会科学,2023(2):22-2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张琳玥.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研究综述[J]
.马克思主义学刊,2020(1):142-148.
2
戴春勤,孟阳.
浅谈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人的解放思想[J]
.榆林学院学报,2017,27(3):16-18.
3
郭德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
.学理论,2017(3):63-66.
4
葛广天,褚远辉.
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42(7):13-15.
5
王瑜.
马克思历史观研究述评[J]
.学理论,2022(12):34-38.
6
沈蓉.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看马克思批判原则高度及当代价值[J]
.哲学进展,2021,10(3):202-206.
7
范雅赢,来林杰.
《道德经》大同社会与马恩共产主义社会异同探赜[J]
.哲学进展,2024,13(7):1458-1463.
1
张文台.
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继承和发展[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8(8):18-19.
2
奚兆永.
评《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与张奎良同志商榷[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1,28(1):11-16.
3
阎树群.
正确理解毛泽东对斯大林关于“联系”观点的批评[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4):78-79.
4
别必亮.
打开一扇窗,看外面景象——张文红译《德国社会民主党》评价[J]
.出版视野,2008(6):31-32.
5
阎树群.
毛泽东对斯大林关于“联系”观点的批评再探[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86(4):90-93.
6
张文煜.
恩格斯晚年的多维系统社会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J]
.江西社会科学,1995,15(8):1-5.
7
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2017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23(2).
8
张文知.
试论邓小平的转型发展理论[J]
.社会主义研究,1998(3):21-23.
9
张新京,赵新英.
最新哲学论文索引[J]
.哲学动态,2008(9):109-112.
10
张文木.
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百年战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4(1):14-1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