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唯物主义实践观的理论主题─—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150周年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论唯物主义实践观的理论主题─—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150周年韩志伟[编者按]对“实践”,人们有不同的理解,而有的文章(不止一篇)把“实践”、“主体性”等讲得越来越重了。从语言到内容,都从前南斯拉夫“实践派”和法兰克福学派那里抄来一些东西。有人说...
作者
韩志伟
机构地区
深圳行政学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1996年第4期50-57,64,共9页
Studies on Marxism
关键词
唯物主义
实践观
历史理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理论主题
实践活动
唯心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号
A811.2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0
1
张立波.
实践的逻辑:从哲学到社会理论[J]
.哲学动态,2001(5):5-8.
被引量:4
2
叶庆丰.
论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3(4):65-72.
被引量:11
3
任平.
交往实践观:21世纪中哲、西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汇点[J]
.社会科学战线,1998(2):37-44.
被引量:10
4
刘怀玉.
走出历史哲学乌托邦[J]
.中州学刊,1998(6):64-68.
被引量:4
5
杨耕,陈志良.
关于马克思实践反思理论的再思考[J]
.天津社会科学,1998(3):37-44.
被引量:5
6
高放.
应当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历史飞跃和扬弃?——与陈林同志商榷[J]
.社会主义研究,1997(3):46-50.
被引量:4
7
张曙光.
走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误区──兼论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实质[J]
.理论探讨,1996(4):25-30.
被引量:2
8
丛大川.
论马克思哲学的性质[J]
.晋阳学刊,1996(4):45-53.
被引量:5
9
徐崇温.
关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纪念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50周年[J]
.开放时代,1996(4):37-41.
被引量:2
10
纪德尚.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观与系统整合方法[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9(5):53-5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张立波.
'96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问题研究概述[J]
.教学与研究,1997(4):53-56.
被引量:1
2
程彪.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范畴研究评析[J]
.哲学动态,2002(3):35-38.
被引量:6
3
班云福,陈玉石.
恒通热电厂4#汽轮发电机组大修改造小结[J]
.中氮肥,2006(5):46-49.
被引量:1
4
凌海金,李建光.
社会主义:应然、必然和实然——社会主义本质的三维思考之一[J]
.江汉论坛,2009(9):18-21.
被引量:1
5
李建光.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J]
.广西社会科学,2002(3):12-1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乔瑞金,王涛.
多维视域下的实践哲学研究刍议[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S1):12-14.
被引量:1
2
丁春华.
我国哲学界对实践范畴研究存在的问题[J]
.青海社会科学,2005(5):157-159.
被引量:3
3
李群山.
马克思实践观的人文关怀研究述评[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2):32-34.
被引量:2
4
李建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题与理论创新[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6):100-105.
被引量:1
5
凌海金,李建光.
社会主义:应然、必然和实然——社会主义本质的三维思考之一[J]
.江汉论坛,2009(9):18-21.
被引量:1
6
王希琴.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概念研究综述[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81-83.
7
李建光,凌海金.
《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化——社会主义本质的三维思考之二[J]
.贵州社会科学,2011(12):99-103.
被引量:1
8
李沫楠.
汽轮发电机漏油的原因及治理[J]
.硅谷,2012,5(2):136-137.
被引量:1
9
刘淮南.
从“通史性”到“专题性”——“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改革尝试谈[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5):123-127.
被引量:2
10
张奎志,张丹.
实践美学的理论难题与实践维度的缺失——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点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14(1):126-130.
1
代文乐.
浅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哲学[J]
.青春岁月,2015,0(15):227-227.
2
徐海波.
邓小平的实践观新探[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5):51-54.
被引量:2
3
李友富.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47-48.
被引量:2
4
郭胜华.
论马克思生态思想群众性及其当代价值[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6(6):5-7.
5
高妍妍.
毛泽东实践观的确立过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25-26.
6
魏荣,代长彬.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方法论的现代指向[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15-19.
7
朱永刚.
论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的历史进路--基于马克思经典文本的理论考察[J]
.南方论刊,2017(1):4-6.
8
范仁忠.
马克思创新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实事求是,2012(2):16-18.
被引量:3
9
李达理.
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前景——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罗德尼·佩弗教授对话录[J]
.经济研究导刊,2010(30):241-244.
被引量:2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