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石油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7

Research advances in molecular weights of petroleum asphalten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是表征其性质的重要参数,鉴于沥青质是以溶解度定义的复杂混合物、具有较强的缔合性,不同研究者测得的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数值差异较大。蒸汽压渗透法(VPO)、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质谱(MS)和时间分辨荧光去极化(TRFD)是目前测定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的主要方法。从各种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条件以及测定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时存在的不足方面进行分析论述,解释各种方法测定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原因,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认识沥青质,为沥青质的研究提供指导。 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是表征其性质的重要参数,鉴于沥青质是以溶解度定义的复杂混合物、具有较强的缔合性,不同研究者测得的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数值差异较大。蒸汽压渗透法(VPO)、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质谱(MS)和时间分辨荧光去极化(TRFD)是目前测定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的主要方法。从各种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条件以及测定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时存在的不足方面进行分析论述,解释各种方法测定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原因,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认识沥青质,为沥青质的研究提供指导。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06-409,共4页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二级参考文献34

  • 1张惟杰.复合多糖生化研究技术[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28-150.
  • 2陈惠黎 王克夷.糖复合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43-44.
  • 3SH/T0583-94烃类相对分子量测定法(热电测量蒸汽压法)[S].
  • 4Rudzinski W E,Aminabhari T M. A review on ext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rude oil and related productions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J]. Energy fuels,2000,14(2):464- 472.
  • 5Sharrna B K,Tyagi O S,Aloopwan M K S,Bhagat S D.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petroleurn vacuum residues[J].Pet.sci.and tech.,2000,18(3-4):249-272.
  • 6LAN Xrang(兰翔),ZHAO Suo-qi(赵锁奇),XU Zhi-ming(许志明),WANG Ren-an(王仁安).Comparison of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rings in narrow fractions of Daqing and Liaohe decant oil(大庆、辽河油浆窄馏分的环状结构、组成的比较)
  • 7杜国华 杨海鹰.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abstracting parameters from the complex thin layer chromatogram(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复杂混合峰谱图特征提取方法和应用)[J]..
  • 8褚小力 袁洪福 陆婉珍.一种测定渣油组分含量的方法[P].中国专利:1283791A.2001-02-14.
  • 9查庆芳,碳素,1985年,4卷,1页
  • 10张昌鸣,炼焦化学,1984年,15卷,3期,30页

共引文献91

同被引文献76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2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