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某地建于地铁线路附近的两栋装有隔震装置和一栋没有安设隔震装置的建筑物内,对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进行了监测,并对地面结构的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对记录的振动波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发现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振动峰值呈余弦函数变化;地铁列车运行在建筑物内引起的振动时程的主要频率成分集中在22~40Hz之间;安置在建筑物底部的隔震阻尼器对地铁运行诱发的振动波的阻隔作用不大;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加速度值很小,不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破坏,但生活在建筑物内的人群却能明显的感觉到振动;建筑物的振动不会表现出该振动波的特性,而是表现出本身的振动频率特性。因此,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是无法减小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而只能通过减弱振源来减轻振动,比如在轨道加隔振垫、挖隔振沟等。
在某地建于地铁线路附近的两栋装有隔震装置和一栋没有安设隔震装置的建筑物内,对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进行了监测,并对地面结构的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对记录的振动波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发现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振动峰值呈余弦函数变化;地铁列车运行在建筑物内引起的振动时程的主要频率成分集中在22~40Hz之间;安置在建筑物底部的隔震阻尼器对地铁运行诱发的振动波的阻隔作用不大;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加速度值很小,不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破坏,但生活在建筑物内的人群却能明显的感觉到振动;建筑物的振动不会表现出该振动波的特性,而是表现出本身的振动频率特性。因此,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是无法减小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而只能通过减弱振源来减轻振动,比如在轨道加隔振垫、挖隔振沟等。
出处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07-110,共4页
Building Structure
基金
973课题"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地震破坏与抗震理论"(2007CB714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大型地下结构强震动力灾变机理及过程模拟研究"(90715035)
广东海洋大学引进人才启动项目(0712101)
关键词
振动
加速度
频率
振源
vibration
acceleration
frequency
vibration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