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外志愿精神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的内核,是社会组织的灵魂;是解决社会问题,形成良好社会秩序的前提;是降低政府成本,实现良好政府治理的基础。我国的志愿精神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是缺乏的,从而影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通过与西方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志愿精神的比较、分析,可以为我国志愿精神的培育提供一种参考。
作者
谭玉龙
机构地区
河池学院政治与法律系
出处
《传承》
2010年第30期134-136,共3页
基金
河池学院2008年"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项目编号:2008QS-H002)
关键词
志愿精神
政府培育
社会组织
分类号
D57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0
参考文献
1
1
张广济.
中外志愿服务比较[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29-32.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17
1
丁涛,周惠成,黄健辉.
混沌水文时间序列区间预测研究[J]
.水利学报,2004,35(12):15-20.
被引量:31
2
闫树妹,许尔忠.
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以第十一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为例[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2):21-24.
被引量:21
3
赵凝.
社区志愿行动:后单位制时代中国社区建设的一种重要力量[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18(1):3-9.
被引量:9
4
陈霞.
关于在全球化背景中建构本土化志愿精神及文化的思考[J]
.世界教育信息,2009,22(2):74-77.
被引量:4
5
陈霞.
关于在全球化背景中建构本土化志愿精神及文化的思考[J]
.生产力研究,2009(6):6-8.
被引量:3
6
董民生.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对志愿精神不断延伸的思考[J]
.中国科技纵横,2010(2):151-152.
7
王玉辉,范一蓉,王立军,赵梅庆,朱立新.
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趋势分析[J]
.镇江高专学报,2010,23(2):63-65.
被引量:3
8
董晓艳,黄芳,张晶,郝小刚,刘晓光.
现代中西方志愿文化四维层次比较[J]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S1):33-34.
被引量:6
9
曾雅丽.
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与专业化[J]
.高等教育研究,2012,33(3):71-79.
被引量:110
10
李华玲,陈文飞.
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7):5-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9
1
江泽全.
英国志愿服务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8(3):22-24.
被引量:39
2
张广济.
中外志愿服务比较[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29-32.
被引量:18
3
何为.
两岸志愿服务制度对比分析及其启示——以台湾地区高校志愿者培训制度为例[J]
.社会工作,2010(8):39-42.
被引量:10
4
陈东.
浅论美国志愿服务经验及其借鉴价值[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0(2):3-7.
被引量:51
5
缪仲妮.
论我国志愿服务法律制度的完善[J]
.南京社会科学,2006(7):92-94.
被引量:21
6
周庆华.
“服务学习”理念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构建[J]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4):135-136.
被引量:16
7
聂阳阳.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6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EB/OL]http://www.moe.gov.cn/publimoe/s7060/2015U3/185406.html.2015-03-31.
9
贺芳,于岩.
国外大学志愿者活动的主要经验及启示[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195-196.
被引量:20
10
马青山.
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激励机制探析[J]
.科教文汇,2009(22):283-283.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3
1
任园园,眭国荣.
中外志愿服务法律保障制度对比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7):112-114.
被引量:1
2
曾雅丽.
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与专业化[J]
.高等教育研究,2012,33(3):71-79.
被引量:110
3
袁丽梅.
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措施研究——基于高校管理的视角[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101-103.
二级引证文献
110
1
朱志远.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问题分析[J]
.山西青年,2020(1):298-298.
被引量:1
2
崔岩,张宾.
价值观对个体志愿服务参与的影响[J]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1):115-129.
被引量:6
3
刘桂锋,龙梦晴,吴磊.
高校师范生践行志愿服务的探索与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5):92-93.
4
何艳.
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研究[J]
.现代营销(下),2012(10):294-295.
被引量:3
5
刘鸫根.
建设“志愿者之校”的实践与思考——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教通讯,2013(11):11-14.
被引量:3
6
刘永钦,关树基,廖江龙,李金连,刘付娟.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调查报告[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37-40.
被引量:3
7
刘根林.
“组团”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的意义和实现路径[J]
.中国市场,2014(25):72-73.
被引量:2
8
马凤芝.
英美日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医院志愿服务[J]
.社会工作,2014(3):23-35.
被引量:8
9
付琳.
推进志愿服务工作 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3):53-55.
被引量:9
10
陈前.
粤西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的路径探索——以肇庆市大学生助残志愿活动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56.
1
张勤.
现代社会治理中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
.学习论坛,2014,30(3):51-53.
被引量:13
2
刘华.
政府培育社会资本以提高政府绩效的路径选择[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0):56-59.
被引量:1
3
张传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现代乡绅的政府培育[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3):150-156.
被引量:4
4
宋雪峰.
五里模式:政府培育社区居民参与的新路径[J]
.党政论坛,2009(15):46-47.
被引量:1
5
张志刚,姚远.
政府培育:我国NGO发展的根本途径[J]
.世纪桥,2007(7):49-49.
被引量:1
6
司俊霄.
基层政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选择[J]
.大庆社会科学,2015(6):89-91.
被引量:1
7
王世强.
政府培育慈善组织的四类政策工具[J]
.中国社会组织,2013(3):42-43.
被引量:2
8
秦洪源,付建军.
法团主义视角下地方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逻辑、过程和影响——以成都市W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实践为例[J]
.社会主义研究,2013(6):65-69.
被引量:5
9
薛冰.
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转变[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1):101-105.
被引量:5
10
张五三,翟建平.
全省工会系统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架桥[J]
.四川劳动保障,1999(3):10-10.
传承
2010年 第3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