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差等生问题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全纳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要民主、平等,教育要容纳一切学生,减少学生被排斥,使所有的儿童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但是目前,在我国普通教育中还存在很多排斥学生的现象。本文试图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来分析被排斥对象——差等生,并以全纳教育的视角来探究如何帮助差等生摆脱困境,从而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
李晓杰
曹培杰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19-20,共2页
Journal of Jili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全纳教育
差等生
排斥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黄志成.
试论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J]
.外国教育研究,2001,28(3):17-22.
被引量:83
二级参考文献
6
1
Tony Booth and Mel Ainscow, From them to us :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illusion in Education, Routledge, Londoon, 1998.
2
Harry Daniels and Philip garner, 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 Inclusive Education, Kogan Page, London, 1999.
3
SipJsn Pijl, Cot. J. W. Meijer and Seamus Hegarty, Inchisive Education: a global agenda, Routledge, London, 1997.
4
M. Minow, Making All the Difference : Inclusion, Exehusion and American Law,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Y, 1990.
5
黄志成.
全纳教育之研究 访英国全纳教育专家托尼·布思教授[J]
.全球教育展望,2001,30(2):1-2.
被引量:38
6
黄志成.
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J]
.全球教育展望,2001,30(1):51-54.
被引量:143
共引文献
82
1
郝振君,兰继军.
论全纳教育与教师素质[J]
.中国特殊教育,2004(7):2-5.
被引量:36
2
王辉,华国栋.
差异教学的开展与全纳教育的实施[J]
.中国特殊教育,2004(8):3-6.
被引量:11
3
王培峰,于炳霞.
教育公平是全纳教育的核心内涵[J]
.中国特殊教育,2002(3):1-4.
被引量:22
4
李玉向.
社会型残疾观下的社会融合理念[J]
.教育学术月刊,2014(4):85-89.
被引量:2
5
全鑫,李亚昕.
浅析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师素养[J]
.现代教育论丛,2011(8):59-61.
被引量:5
6
马香莲.
全纳教育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4):60-62.
被引量:1
7
杨民,任媛媛.
从国际视野看我国全纳性大学的建设[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0(4):1-4.
被引量:1
8
巢虹玉.
南非全纳教育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3,0(3):12-15.
9
雷江华.
全纳教育之论争[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48-52.
被引量:15
10
黄志成.
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社会[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2):67-70.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4
1
黄志成.
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社会[J]
.中国特殊教育,2004(5):16-19.
被引量:35
2
漆艳春.
全纳教育对普通教育的挑战[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5,0(9):17-18.
被引量:2
3
张永敏.差等生心理研究与转化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2009(6):65.
4
纪彩凤.
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
.现代教育,2011(Z2):112-113.
被引量:1
5
邱洪波.
计算机教学中转化问题学生的一点体会[J]
.成才之路,2007,0(27):23-24.
被引量:1
6
董建伟,季茂岳.
全纳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新发展[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5):41-42.
被引量:3
7
韩淑静.
计算机教学与问题学生的转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126-126.
被引量:1
8
霍建彬.
“差等生”的形成原因分析与对策[J]
.科技信息,2009(21).
被引量:1
9
郑冬娥,赵建平.
浅谈使差等生向优等生转化的方法[J]
.当代农机,1999,0(S2):38-39.
被引量:1
10
张国勤.
如何做好差等生的转化工作[J]
.快乐阅读(中旬刊),2012(7):22-2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杨登.
全纳教育新视野下的农村小学[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6):128-129.
2
白艳.
农林类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差等生的转化方法[J]
.农业灾害研究,2015,5(2):57-58.
1
蒋笃运.
关爱一切学生 实现教育公平[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10):1-1.
2
邰国贵.
当好班主任之我见——尊重每一位学生[J]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009(12):113-113.
3
孟宪江.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J]
.新课程(中学),2009(12):37-37.
4
李伟.
“阳光教育”要求下的教师素质[J]
.师资建设,2009(5):99-100.
5
陈海亮,侯顺国.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J]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9):10-12.
6
李秀舟.
在新课程中贯彻“以一切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0):58-58.
7
朱乾红.
人文关怀 我们的教育需要你[J]
.科学咨询,2009(22):11-11.
8
吴井芳.
浅谈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的策略[J]
.学周刊(上旬),2010(2):47-48.
9
陈支南.
构建优质品牌学校的办学模式[J]
.师道(教研),2011(8):10-10.
10
杜立钧,杜典维.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08(4):74-74.
被引量:3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