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促进闽台信息产业对接 提升我省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起步相对较早。经过20多年持续快速的发展,为闽台信息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信息产业成为闽台产业对接的重点领域。闽台信息产业合作基本上实现集聚发展,福厦沿海生产基地已成为台湾信息产业供应链在大陆制造与出货的第三大据点。目前,布局大陆已是台湾信息电子产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据台湾电电工会的调查,
作者
陈毓寰
机构地区
福建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出处
《政协天地》
2008年第11期17-17,8,共2页
关键词
闽台信息
电子信息产业
产业对接
产业综合竞争力
产业合作
台湾信息产业
信息电子产业
产业园区
重点领域
海峡两岸
分类号
D [政治法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1
林毅夫,易秋霖.
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与经贸合作趋势[J]
.国际贸易问题,2006(2):5-18.
被引量:50
2
伍长南.
闽台两岸产业对接研究[J]
.亚太经济,2007(2):81-85.
被引量:17
3
吴德进,张旭华.
闽台信息产业的对接与转移[J]
.亚太经济,2007(3):104-107.
被引量:9
4
吴德进.
闽台信息产业对接:前景、方向与重点[J]
.发展研究,2007,24(2):63-65.
被引量:10
5
刘捷明.
闽台电子信息产业对接研究[J]
.发展研究,2008,25(8):24-2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吴倍丽,李永忠.
闽台信息产业战略联盟构建问题研究[J]
.海峡科学,2010(8):37-39.
2
李变花.
新形势下闽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问题分析[J]
.中国城市经济,2010(11X):55-5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江玥,夏青云.
基于闽台校企联合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4):110-111.
2
孙中伟.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竞合模式与转移路径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8(4):63-68.
被引量:16
3
贺生龙.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J]
.工业设计,2016(4).
1
陈毓寰.
让闽台产业对接助推海西发展[J]
.政协天地,2008,0(11):7-8.
2
信息产业部通报:今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作重点[J]
.信息技术,2005,29(4).
3
裴伯铭.
常州民建有效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与经委联合调研初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J]
.江苏政协,1999(7):26-26.
4
游哲文.
福建省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J]
.人民政坛,2008(9):22-22.
5
徐德荣,向冬梅.
中韩建立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的背景分析[J]
.当代韩国,1999(1):34-37.
6
昆台宣.
昆台合作 前景广阔——打造IT昆山产业合作与发展论坛综述[J]
.台湾工作通讯,2004(11):25-26.
7
深化鄂台产业合作与发展——第八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成功举行[J]
.两岸关系,2011(10):43-44.
8
川台宣.
川台文化交流及产业合作研究[J]
.台湾工作通讯,2012(1):20-21.
9
迎接“三通”,IT企业已做好准备[J]
.小康,2008(5):26-28.
10
俞文华.
适应新形势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J]
.秘书工作,1998,0(10):10-11.
政协天地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