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通过对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特点分析,综述了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方法,客观评价了每种方法的特点。讨论了目前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重要性。
作者
冯彬彬
张建海
徐晓玉
祝慧凤
陈红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中医药学院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7-79,共3页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药代动力学
研究方法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7
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566
同被引文献
19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8
参考文献
26
1
刘晓峰,武新安,魏玉辉,罗建云.
阿魏酸和川芎汤剂中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动力学研究[J]
.中药材,2007,30(7):831-833.
被引量:12
2
李艳华,佟恒敏,闫清波,于康震.
应用药物累积法研究复方中药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国兽医杂志,2007,43(7):86-87.
被引量:3
3
孙瑜,肖学凤,毛学建.
鱼腥草挥发油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
.中草药,2007,38(4):524-527.
被引量:5
4
田海军,郑曙明,杨治国.
中药复方提取液在鲫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7,25(1):103-105.
被引量:7
5
邵凤,王广基,孙建国,谢海棠,张荣,诸晓燕.
雷公藤内酯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
.药学学报,2007,42(1):61-65.
被引量:17
6
王素军,王广基,李晓天,阮金秀,张振清.
LC-MS法测定槐果碱及其在Caco-2细胞上的转运特征[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57-60.
被引量:13
7
马传香,张文生,田蓉,杜树山,吴建梅.
川芎郁金不同配伍比例对阿魏酸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7):474-478.
被引量:14
8
王喜军.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0):789-792.
被引量:147
9
肇丽梅,何晓静,邱枫.
药理效应法测定黄芩苷及清热合剂的药动学参数[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1):22-24.
被引量:20
10
肖凤霞,周莉玲,李锐.
药物累积法测定四逆汤制剂的药动学参数[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2):228-229.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57
1
富杭育,贺玉琢,周爱香,姜友平,郭淑英,沈鹏.
以解热的药效法初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1):1-4.
被引量:52
2
常明向,徐莲英,陶建生.
当归及其配伍药对当归芍药的药动学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4):34-36.
被引量:25
3
富杭育,贺玉琢,周爱香,郭淑英,沈鸿.
以发汗的药效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5):1-5.
被引量:43
4
李锐.
中医方药的药动学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7(1):35-40.
被引量:14
5
王喜军,张宁,孙晖,孙文军.
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J]
.中国天然药物,2004,2(4):219-222.
被引量:114
6
徐瑾,陈曙霞,周贤飙,王平全.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鼠体内槐果碱的药代分析[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24(7):549-552.
被引量:15
7
矢船明史,杨友节.
小青龙汤给药后血中麻黄碱的动态:对健康受试者的分析[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3,15(3):9-12.
被引量:4
8
张红敏,谢春光,陈世伟.
含药血清体外药理试验的评价[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8):741-745.
被引量:31
9
王佩琪,王成明,卢静华.
正交试验法优选超声提取黄芩苷的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133-2134.
被引量:33
10
卢贺起,张智,魏雅川,闪增郁,张万龙,牟稷征.
以药效法测定四物汤药动学参数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1):11-13.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566
1
杨霞,朱向东,王志刚,梁永林.
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
.慢性病学杂志,2022(5):717-720.
被引量:3
2
苏文娟,黄熙,秦峰,江莉,任平.
大鼠灌胃厚朴及厚朴三物汤后和厚朴酚的药动学比较[J]
.中药材,2008,31(2):255-258.
被引量:13
3
殷文光,李曼玲,刘淑芝.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2):60-64.
被引量:8
4
蒋学华,马国.
中药药动学的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S1):80-90.
被引量:3
5
谢跃生,张振清,乔善义,张永祥,阮金秀.
六味地黄汤不同配伍对马钱素药物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S1):234-236.
被引量:3
6
潘海燕.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综述[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94-4897.
被引量:3
7
房方,李祥,陈建伟.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43-145.
被引量:21
8
王宁生,宓穗卿.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J]
.中医药通报,2002,1(3):38-44.
被引量:1
9
谭玉柱,黄君梅,杨国政,王道清,罗碧强,董小萍.
血清药物化学应用于中药复方的研究现状[J]
.中药与临床,2011,2(2):53-55.
被引量:7
10
许海玉,黄璐琦,卢鹏,杨洪军.
基于体内ADME过程和网络药理学的中药现代研究思路[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42-145.
被引量:61
同被引文献
197
1
肖成荣,王宇光,代方国,马增春,谭洪玲,高月.
甘草、芫花合用对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2):48-50.
被引量:45
2
詹可顺,魏伟,余南生.
清咽滴丸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1):41-42.
被引量:18
3
潘海燕.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综述[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94-4897.
被引量:3
4
赵志春,赵鸿,俞惠琴,陆克平.
中药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解放军药学学报,1997,13(1):56-58.
被引量:1
5
赵子剑,刘敏,张恩户.
中药证治药动学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1):63-64.
被引量:8
6
黄熙,臧益民,夏天,任平.
试论“证治药动学”新假说”[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6):43-44.
被引量:63
7
刘东锋,张莉,陈婷.
四逆散有效成分芍药苷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2):36-38.
被引量:40
8
刘昌孝.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J]
.药学学报,2005,40(5):395-401.
被引量:92
9
张壮,刘楠,陈可冀,闫彦芳.
川芎赤芍配伍比例对阿魏酸在麻醉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3):28-31.
被引量:18
10
黄圣凯,韩可勤.
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统计方法[J]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5):312-314.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8
1
徐雪芳,何新.
清咽滴丸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J]
.药物评价研究,2010,33(2):106-109.
被引量:3
2
殷锦锦,周本杰.
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12,23(47):4503-4505.
被引量:5
3
李焕平,杨夏.
天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4):152-154.
4
钟晓雨,霍务贞,龚琼,彭庆庭,张雄飞,朱盛山.
基于药动学的中药配伍研究现状[J]
.中草药,2013,44(21):3084-3088.
被引量:11
5
郭珊珊,王谦,白立川,郭政东.
芍药-甘草配伍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4,45(10):1481-1485.
被引量:38
6
揭晓泸,伍振峰,黄小英,王雅琪,胡鹏翼,王芳,朱根华,宋民宪,杨明.
有毒中药的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5,46(19):2974-2978.
被引量:13
7
周晋,刘惠,肖美凤,杨岩涛,刘文龙,邓凯文,贺福元.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的中药成药性及制剂修饰研究策略[J]
.中草药,2018,49(18):4205-4211.
被引量:26
8
孙佳彬,刘梦,陶晓倩,张强,雷静文,程岚,张纯刚.
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3,32(11):70-7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98
1
王蕾,曹雪晓,栗焕焕,王萌,任晓亮.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子识别与自组装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草药,2020,51(2):516-521.
被引量:23
2
刘萍.
《伤寒论》芍药-甘草药对量效关系探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3):67-69.
被引量:9
3
蔡在麟,李定祥.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龚廷贤治疗腹痛用药特色[J]
.光明中医,2024,39(9):1693-1697.
4
胡少维.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选择[J]
.中国经济信息,2000(11):13-14.
5
杨彬,刘丹,杜超,王金磊,王丽峰,王阳,刘俊静.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中薄荷脑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9):1421-1425.
被引量:2
6
任浩,宿树兰,管汉亮,钱叶飞,钱大玮,段金廒.
复方柔肝中姜黄素类成分大鼠药代动力学特征[J]
.中成药,2014,36(3):498-503.
被引量:3
7
付振玲,韩韦姣,董贤慧,钱仁义.
钱仁义教授从肝论治慢性头痛临床经验举隅[J]
.光明中医,2018,33(12):1709-1711.
被引量:2
8
李文姣,刘文龙,杨岩涛,周逸群,陈思阳,王韧,樊启猛,刘惠,贺福元,肖美凤.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特征的中药制剂体系可调配性研究[J]
.中草药,2018,49(24):5733-5739.
被引量:10
9
申汉元,郝海平,王广基.
中药注射剂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现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4,19(8):937-942.
被引量:9
10
Xiu-Man Sun,Qiong-Feng Liao,Yu-Ting Zhou,Xue-Jiao Deng,Zhi-Yong Xi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borneol and its metabolite in rat plasma by GC-M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harmacokinetic study[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2014,4(5):345-350.
被引量:1
1
黄慧梅,柳润辉.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2014,32(2):88-91.
被引量:4
2
庞志功,汪宝琪.
关于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J]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7,18(3):417-419.
被引量:9
3
张程荣,赵耀东.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概述[J]
.海峡药学,2014,26(10):3-6.
被引量:3
4
赵艳,杜冠华,王少华.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09,20(36):2873-2876.
被引量:6
5
殷锦锦,周本杰.
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12,23(47):4503-4505.
被引量:5
6
殷文光,李曼玲,刘淑芝.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2):60-64.
被引量:8
7
任平,黄熙.
我们提出的方剂药动学假说(Ⅰ):内涵及其创新点[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4):5-6.
被引量:12
8
曹兰秀,顿宝生.
试从中药配伍的特殊性谈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J]
.陕西中医,2008,29(1):96-98.
被引量:7
9
沈群,罗佳波.
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4,21(6):457-460.
被引量:11
10
郑世瑞,李俊,宋珏.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新思路[J]
.安徽医药,2010,14(11):1243-1245.
被引量:9
中草药
2009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