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CO_2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气中CO2浓度逐年升高,造成了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CO2进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尽可能减少CO2的排放量。对近年来关于CO2的催化加氢合成甲醇、低碳烃、醛类、二甲醚、甲酸等过程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介绍,并对CO2催化加氢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
许文娟
马丽萍
黄彬
黄小凤
邓春玲
机构地区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84-289,共6页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催化加氢
催化剂
超临界二氧化碳
分类号
TQ032 [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9
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80
同被引文献
181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72
参考文献
31
1
张娜,马涛,宋丽娟,连丕勇.
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催化剂的制备[J]
.化学研究,2008,19(4):78-80.
被引量:4
2
邝生鲁.
构建新型二氧化碳减排技术体系[J]
.现代化工,2008,28(2):3-13.
被引量:19
3
仇冬,刘金辉,黄金钱.
CO_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及其催化剂研究进展[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5,26(4):17-20.
被引量:10
4
张建祥,赵彦巧,陈吉祥,王日杰,张继炎.
CO_2加氢合成甲醇及二甲醚研究进展[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4,29(6):43-46.
被引量:7
5
李丽波,徐国林.
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19(3):53-56.
被引量:19
6
张一平,费金华,郑小明.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研究进展[J]
.化学世界,2002,43(4):214-216.
被引量:15
7
刘志坚,廖建军,谭经品,李大东.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CuO-ZnO-Al_2O_3/HZSM-5型催化剂的研究[J]
.工业催化,2002,10(2):46-49.
被引量:5
8
刘志坚,廖建军,谭经品,李大东.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CuO-ZnO/HZSM-5催化剂的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1,30(6):273-277.
被引量:7
9
索掌怀,寇元,王弘立.
还原条件对CO_2加氢用Fe/TiO_2催化剂结构的影响[J]
.催化学报,2001,22(4):348-352.
被引量:9
10
丛昱,田金忠,黄宁表,徐长海,张涛,孙孝英,关文,梁东白.
超细Cu-ZnO-Zr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性能[J]
.催化学报,2000,21(3):247-250.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139
1
阴秀丽,常杰,汪俊锋,付严,梁耀彰.
Cu/Zn/Al/Mn催化剂上CO/CO_2加氢合成甲醇特性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4,32(4):492-497.
被引量:30
2
卢振举,林培滋,冯喜云,刘崇早,罗洪原,梁东白,林励吾.
CO_2+H_2制含氧化合物的研究[J]
.分子催化,1993,7(2):156-160.
被引量:28
3
张强,徐征,千载虎.
在CuO-ZnO及CuO-ZnO-ZrO_2催化剂上CO_2/H_2低压合成甲醇的研究[J]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1989,10(1):22-28.
被引量:17
4
张玉龙,王欢,邓景发.
制备方法对超细Cu/ZnO/Al_2O_3催化剂上CO_2+H_2合成甲醇的影响[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15(10):1547-1549.
被引量:15
5
朱海.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环境保护[J]
.化工环保,1994,14(1):12-17.
被引量:39
6
常丽萍,钟顺和,谢克昌.
二氧化碳催化氢化──Ni、Cu间的相互作用及不同担体的影响[J]
.燃料化学学报,1994,22(2):170-175.
被引量:21
7
张玉龙,王欢,邓景发.
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CuO-ZnO-Al_2O_3合成甲醇催化剂[J]
.燃料化学学报,1994,22(3):258-263.
被引量:7
8
黄友梅,翁善至,孟宪波,张传安.
担载型铁金属簇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的研究[J]
.分子催化,1995,9(1):78-80.
被引量:12
9
徐用军,陈福明,朱明阳.
二氧化碳还原技术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1995,14(3):22-27.
被引量:8
10
孙琦,张玉龙,崔泰东,邓景发.
快速燃烧方法制备超细Cu/ZnO/Al_2O_3催化剂及其在CO_2与H_2合成[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5(1):75-82.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80
1
王继元,曾崇余.
焙烧温度对Cu-ZnO-Al_2O_3-S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
.现代化工,2005,25(z1):209-212.
被引量:3
2
何琨,马紫峰,吴德荣.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乙烯的研究[J]
.石油化工,2004,33(z1):302-304.
3
刘恩莉.
二氧化碳应用新进展[J]
.江苏化工,2006,25(11):14-17.
被引量:10
4
孙延辉.
二氧化碳制化工产品技术研究进展[J]
.神华科技,2010,8(1):61-67.
被引量:2
5
王慧敏,杨绪壮,张兵兵,苏海全.
CO2催化加氢制乙醇研究进展[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3):329-336.
被引量:6
6
查飞,陈浩斌,李治霖,张容,张建斌.
均匀凝胶法制备CuO-ZnO-Al_2O_3-Cr_2O_3/HZSM-5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9,25(6):528-532.
被引量:7
7
吴卫霞,梅平,肖俊霞,涂阿朋.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非均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4,14(3):33-36.
被引量:3
8
刘静霞,侯文华.
CO_2还原钌催化剂的研究[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4,17(6):457-460.
被引量:7
9
王贺玲,田恒水.
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的研究进展[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5,26(2):16-19.
被引量:7
10
王继元,任晓乾,曾崇余.
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过程的热力学分析[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4,33(5):309-31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81
1
万海军,吴宝山,李廷真,陶智超,安霞,相宏伟,李永旺.
结构助剂SiO_2、Al_2O_3对铁基催化剂浆态床F-T合成性能的影响[J]
.燃料化学学报,2007,35(5):589-594.
被引量:11
2
周密,唐黎华,刘敬荣.
Aspen Plus模拟计算甲醇合成的平衡组成[J]
.煤化工,2008,36(6):30-33.
被引量:11
3
魏蓉,刘家强,李志华.
Mn助剂对甲醇合成Cu-Zn-Al催化剂的影响[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3):54-56.
被引量:1
4
游震亚,邓卫平,张庆红,王野.
非负载型铁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英文)[J]
.催化学报,2013,34(5):956-963.
被引量:14
5
姜召,徐杰,方涛.
新型有机液体储氢技术现状与展望[J]
.化工进展,2012,31(S1):315-322.
被引量:13
6
易丽丽,马磊,卢春山,李小年.
CO_2催化加氢甲烷化研究进展[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04,11(5):33-35.
被引量:8
7
卢振举,林培滋,徐长海,冯喜云,罗洪原,梁东白,林励吾.
CO2+H2直接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3,18(1):23-27.
被引量:12
8
江琦.
负载型镍催化剂上CO_2加氢甲烷化研究[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0,25(4):9-11.
被引量:14
9
常丽萍,钟顺和,谢克昌.
二氧化碳催化氢化──Ni、Cu间的相互作用及不同担体的影响[J]
.燃料化学学报,1994,22(2):170-175.
被引量:21
10
郝庆兰,王洪,刘福霞,白亮,张志新,相宏伟,李永旺.
焙烧温度对铁基催化剂催化浆态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J]
.催化学报,2005,26(4):340-348.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2
1
赵毅,钱新凤,张自丽.
二氧化碳资源化技术分析及应用前景[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22(16):175-183.
被引量:18
2
祝贺,汪丹峰,陈倩倩,沈国飞,唐志永.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过程热力学分析[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5,40(3):21-25.
被引量:10
3
梁兵连,段洪敏,侯宝林,苏雄,黄延强,王爱琴,王晓东,张涛.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5,34(10):3746-3754.
被引量:20
4
职国娟,王英勇,靳国强,郭向云.
第二金属组分对Ni/SiC催化剂CO_2甲烷化性能的影响[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6,41(1):24-28.
被引量:5
5
程金燮,凌华招,王科,胡志彪,邹鑫,徐晓峰,邱传贵.
CO_2催化加氢制甲醇进展[J]
.工业催化,2016,24(6):19-24.
被引量:6
6
程世林,申东明,张桂华,邢闯,吕成学,杨瑞芹.
铁基微胶囊催化剂制备及在CO_2甲烷化反应中的性能研究[J]
.应用化工,2018,47(5):928-932.
被引量:1
7
闫存极,李鑫,窦立广,张东,张京业,常春,肖立业.
电转甲烷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J]
.电工电能新技术,2019,38(9):42-51.
被引量:5
8
王鹏,陈慈航,吴迪,石秋慧,陈琛.
新型纳米Na-Fe3O4-HZSM-5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工业废气(CO2)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探索[J]
.当代化工研究,2019,0(13):125-126.
被引量:1
9
石秋慧.
催化剂在CO_2催化加氢研究中的应用[J]
.化工管理,2019(10):90-91.
10
张鸣清,厚禹尧,张婕,卯鹏新,彭强健,莫德军.
等离子体与Ru/Al2O3共活化CO2转化反应研究[J]
.低温与特气,2019,37(6):12-16.
二级引证文献
72
1
李函霏,吴畏,白露露.
CO_(2)催化合成衍生柴油的基础研究[J]
.环境工程,2022,40(9):1-8.
2
Rawin.,I,牟小芳.
非侵入性机械通气是好的通气方式[J]
.世界医学杂志,2000,4(5):32-33.
3
祝诗颖,王冠超,刘飞.
CuO-ZnO-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J]
.广东化工,2018,45(21):8-9.
4
王琴,王晓春,杨冬伟,李露,贾友见,施锦.
Au电极上CO_2电还原过程中电极失活原因[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5,31(4):352-358.
被引量:2
5
丁凡舒,聂小娃,刘民,宋春山,郭新闻.
Fe基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制C2+烃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学,2016,33(2):123-132.
被引量:4
6
车智毅,谢维新,梁胜彪.
二氧化碳固定床连续催化加氢制备甲醇催化剂研究[J]
.广州化工,2016,44(11):149-151.
7
徐海成,戈亮.
二氧化碳加氢逆水汽变换反应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6,35(10):3180-3189.
被引量:7
8
李军,崔凤霞,李荣.
二氧化碳还原技术研究进展[J]
.精细石油化工,2017,34(2):75-82.
被引量:8
9
吕鹏,徐钉,申东明,韩冰,盖希坤,邢闯,刘赫扬,吕成学,杨瑞芹.
柠檬酸辅助固相研磨法制备铜基催化剂及在CO_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中的性能研究[J]
.分子催化,2017,37(2):141-151.
被引量:8
10
张磊,陈林根,夏少军,王超,孙丰瑞.
CO_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热力学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38(6):1135-1143.
被引量:6
1
李文英,谢克昌,郭树才.
CO_2催化加氢基础研究动态评述[J]
.煤炭转化,1993,16(1):35-44.
被引量:2
2
任庆生.
CO2催化加氢制取甲醛的方法[J]
.甲醛与甲醇,2002(3):13-15.
被引量:1
3
李红生,杨路.
耐火砖侵蚀原因分析[J]
.全国造气技术通讯,2016,0(3):12-14.
4
张鲁湘,张永春,陈绍云.
CO_2加氢制甲醇、二甲醚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0,29(6):1041-1046.
被引量:11
5
颜鑫.
合成氨厂二步法联醇新工艺探讨[J]
.化肥工业,2005,32(3):10-12.
被引量:2
6
褚良银,陈文梅.
膜技术与可持续发展[J]
.膜科学与技术,2003,23(6):49-53.
被引量:7
7
CO2催化加氢甲烷化研究进展[J]
.气体净化,2004,4(6):5-7.
8
李基涛,张伟德,沙开清,区泽棠.
原料气中CO对CO_2催化加氢合成甲醇的影响[J]
.石油化工,1998,27(6):396-399.
9
梁兵连,段洪敏,侯宝林,苏雄,黄延强,王爱琴,王晓东,张涛.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5,34(10):3746-3754.
被引量:20
10
李永良.
脱硫石膏代替天然石膏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J]
.水泥工程,2010(6):77-79.
被引量:2
化工进展
2009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