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花粉的活性试验与玉米育种制种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玉米育种和制种过程中,了解和掌握玉米花粉的生命活性有助于玉米育种和制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玉米自交系的花粉其生命活性不同,花粉粒寿命在24~48h之间。在育种杂交组配过程中所取花粉至少可以使用1d:用过的雄穗袋再次使用应间隔72h以上;远距离异地的花粉第2天可以使用。
作者
亓文俭
亓晓光
刘新国
机构地区
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2009年第S1期79-80,共2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关键词
玉米
花粉活性
育种
制种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5
1
刘芳,周蕴薇.
花粉的保存及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探讨[J]
.南方农业,2007,1(3):70-71.
被引量:23
2
牛道平,姚亚妮,雍海虹,张兆丽,李生平,刘裕.
杂交玉米制种花期的调节与不遇的对策[J]
.玉米科学,2004,12(3):80-81.
被引量:9
3
杨国虎.
玉米花粉花丝耐热性研究进展[J]
.种子,2005,24(2):47-51.
被引量:49
4
石思信,田玥.
玉米花粉超低温(-196℃)保存一年后的结实能力[J]
.作物学报,1989,15(3):283-286.
被引量:20
5
张红梅,智建奇,董立红,罗绮,孙毅.
玉米花粉和花丝生活力研究[J]
.作物杂志,2005(6):28-31.
被引量:17
6
张亚利,尚晓倩,刘燕.
花粉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4):139-147.
被引量:63
7
宋志强,朱勇.
花粉增量剂研制及在梨园中的应用[J]
.林业实用技术,2007(2):7-8.
被引量:3
8
BASSETTI P.Study on the maize silk aging and fertilization[J].Crop Science,1993,33(2):275-278.
9
任转滩,洪德峰,马毅.
低温环境下玉米花粉生活力保持时间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8,16(4):199-200.
被引量:11
10
王艳哲,崔彦宏,张丽华.
玉米花粉生活力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8,16(5):144-146.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2
1
郑飞,孔令杰,刘瑞响,张美景,赵文明,袁建华.
玉米花粉和花丝活力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3):78-79.
被引量:7
2
龙誉铭,夏州藩,赵竑博.
利用滑石粉作为甜玉米花粉增量剂的贮藏技术分析及应用[J]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7):1669-167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郑栋华,崔晓娜,高凯莉,李子文,张海荣.
玉米花粉转化方法的优化及其在玉米转化中的应用[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53(4):525-530.
被引量:1
2
龙誉铭,夏州藩,赵竑博.
利用滑石粉作为甜玉米花粉增量剂的贮藏技术分析及应用[J]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7):1669-1676.
被引量:1
3
王志伟,程丽丽,吴菲,孙未伟,宋有洪.
夏玉米花丝与穗轴伸长动态特征研究[J]
.玉米科学,2021,29(6):76-82.
被引量:5
4
许海涛,冯晓曦,许波,张军刚,郭海斌,王友华,王成业,彭舜磊.
玉米自交系花丝生理活力研究[J]
.玉米科学,2022,30(5):63-70.
被引量:4
5
唐润钰,孙敏红,吴玲利,李建安,王楠,熊利.
不同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油茶花器官的缓解效应[J]
.植物生理学报,2023,59(1):219-230.
被引量:7
6
杨美丽,王帮太,鹿红卫,苏玉杰,赵树政,程建梅,王静,郭华,王志红,秦贵文.
玉米自交系花丝及其结实性动态研究[J]
.农学学报,2024,14(1):10-14.
7
赵树政,杨美丽,鹿红卫,苏玉杰,程建梅,王帮太,秦贵文.
玉米杂交种花丝活力及其结实性动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4,40(6):36-41.
8
张琪,王小星,李建军,原明月,许培,刘桂海.
玉米花粉活力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24(9):18-23.
被引量:1
1
丁广玲.
初探如何提高玉米杂交制种育种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3,33(8):100-100.
2
张璐,李源.
我国玉米制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3):102-104.
被引量:1
3
李红星,王卿,王飞,罗梦.
几种园林植物花粉生活力的鉴定[J]
.陕西林业科技,2004,28(2):5-8.
被引量:15
4
伊虎英,李殿荣.
甘兰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花粉活性和形态观察[J]
.陕西农业科学,1991,37(6):8-9.
被引量:3
5
张香桂,倪万潮,沈新莲,徐鹏.
棉花柱头可授性测定方法的研究[J]
.种子科技,2012,30(1):25-26.
被引量:4
6
刘忠松,官春云,陈社员,王国槐.
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二代分离观察[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4):6-10.
被引量:9
7
张锐.
亩产高达1279.7千克 永胜涛源再创水稻单产世界纪录[J]
.农村实用技术,2006(10):9-9.
8
胡一鸿,姜孝成,肖辉海,王智.
水稻籼粳杂交F_1植株育性与花粉育性的关系[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1):48-50.
9
王焕强.
青海省杂交油菜制种现状与潜力[J]
.中国种业,2015(4):1-3.
被引量:4
10
郭坤元,张宇,王华,穆森,何美军.
4种地区野葛花粉活性及测定方法的比较[J]
.现代园艺,2016,39(21).
中国种业
2009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