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增加农民持久性收入扩大农村消费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当前全球经济衰退,我国出口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农村消费是我们应对经济危机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根据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消费的支出决定于持久性收入。为改善我国农民持久性收入偏低的现状,本文提出必须采取消除农民收入中的不稳定因素,扩大农民收入渠道,减少农民增收负担等措施,来切实增加农民持久性收入,扩大农村消费。
作者
朱呈访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消费导刊》
2009年第1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持久性收入
暂时性收入
农村消费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赵德起.
从农民收入结构探寻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J]
.当代经济管理,2008,30(2):56-58.
被引量:18
2
于淑波,高琳琳.
基于持久性收入假说的中国农民消费分析[J]
.乡镇经济,2007,23(11):5-9.
被引量:2
3
梁纪尧,董长瑞.
关于前期消费、暂时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消费函数研究[J]
.山东经济,2006,22(1):13-16.
被引量:16
4
臧旭恒.
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与消费[J]
.经济科学,1994(1):44-49.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臧旭恒.
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与消费[J]
.经济科学,1994(1):44-49.
被引量:35
2
刘文勇.
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5(2):12-16.
被引量:19
3
韩倩,王健.
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5(5):64-70.
被引量:16
4
周建.
中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分析[J]
.统计研究,2005,22(9):45-50.
被引量:21
5
曹艳杰.
影响农民收入提高的因素及对策选择[J]
.特区经济,2006(5):115-117.
被引量:5
6
赵德起.
中国农村地权让渡的理论探索与路径选择[J]
.财经问题研究,2007(3):74-80.
被引量:6
7
《中国统计年鉴》(2001).
8
赵德起.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分析——国家视角[J]
.农业技术经济,2007(6):72-80.
被引量:17
9
马宏.
从消费函数理论看我国的消费需求[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5(5):44-48.
被引量:3
10
郑小华.
农民增收问题的深层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2004(1):94-98.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66
1
舒时,文正祥,陆原.
持久收入、暂时收入、隐性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1995,12(3):4-8.
被引量:10
2
丁小虎,冯莎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研究[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13(S1).
3
邓大才.
论市场在粮食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60-62.
4
梁纪尧,董长瑞.
关于前期消费、暂时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消费函数研究[J]
.山东经济,2006,22(1):13-16.
被引量:16
5
董长瑞,梁纪尧.
中国农民持久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06(2):43-48.
被引量:25
6
张鹏,向家敏.
制度变迁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27(4):52-56.
被引量:10
7
乐宁.
“移动赛我”——交叉行业盈利新典范[J]
.通信世界,2005(42):41-41.
8
姚伟纲.
关于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情况,2006(21):8-12.
被引量:3
9
曾令华,赵晓英.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分析——基于1978~2004年的数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8(6):46-54.
被引量:16
10
李然,黄薇,郑炎成.
转型期农户消费与收入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1):13-1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4
1
孟秋菊.
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J]
.社科纵横,2008,23(2):46-49.
被引量:10
2
李锐,项海容.
不同类型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
.中国农村经济,2004(6):9-12.
被引量:71
3
董长瑞,梁纪尧.
中国农民持久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06(2):43-48.
被引量:25
4
刘莹.
陕西省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研究——基于永久性收入假说模型的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3-4.
被引量:1
5
董玲.
关于提高河南省农民消费能力问题的思考[J]
.北方经济,2008(20):56-57.
被引量:3
6
郝爱民.
河南农民消费需求对策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3):13-14.
被引量:2
7
王宾.
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拉动经济增长[J]
.发展研究,2009,26(4):56-59.
被引量:2
8
张巍.
金融危机下我国消费动力依然强劲[J]
.中国金融,2009(11):56-57.
被引量:3
9
蔡世忠,孔琳.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与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9):209-211.
被引量:9
10
叶彩霞,陈绍军,施国庆.
农民持久收入及其对消费的影响分析[J]
.农村经济,2010(11):52-5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张书杰.
河南省农村家庭消费需求动力研究[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1):39-43.
2
郭更臣,彭代彦.
湖北农村居民持久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9-42.
被引量:2
3
杨丽君.
新常态下基于农村消费视角的供给侧改革[J]
.农业经济,2018(4):137-13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静,杜为公.
武汉市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6,35(3):85-89.
2
李元.
农村文化消费的提升之道[J]
.人民论坛,2018(21):134-135.
被引量:4
3
洪炜杰,李鹏程.
保护认知、产权预期及农户耕地保护意愿[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18(1):21-27.
被引量:4
4
郝承尧,丁立会,郑盼文.
数字经济环境下我国农村消费结构变迁分析[J]
.电子商务,2020,21(3):9-10.
被引量:12
5
游凯云.
我国农村消费特征演变及市场开拓路径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2021(6):134-137.
被引量:4
6
柯彦若,郭红喜,杨泽冰,周琰.
我国农村消费结构与潜力分析:一个文献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3):1-4.
被引量:1
7
兰海强,孟彦菊,干文,刘继旺.
基于协整理论和VAR模型的城市群内部经济关系研究——以滇中城市群为例[J]
.统计学与应用,2013,2(4):87-96.
被引量:1
1
李锐,项海容.
不同类型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
.经济研究参考,2004(63):32-33.
被引量:5
2
张娟,薛娟.
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3,0(9X):285-286.
3
王寒菊.
繁荣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02,22(6):125-125.
4
李锐,项海容.
不同类型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
.中国农村经济,2004(6):9-12.
被引量:71
5
于淑波,高琳琳.
基于持久性收入假说的中国农民消费分析[J]
.乡镇经济,2007,23(11):5-9.
被引量:2
6
于淑波,王传荣,宋琳,陈成,楚建英,田亮文,宋岑,丁丰.
持久性收入对山东省农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
.科学与管理,2011,31(3X):43-48.
被引量:2
7
魏丹丽.
福建省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弗里德曼永久收入假说[J]
.商情,2012(7):32-33.
8
孙宏艳.
河南省农户消费倾向偏低问题的探究[J]
.理论界,2006(S1):71-72.
9
屈韬.
中国农村消费行为及其制约因素分析[J]
.经济学家,2009(9):54-60.
被引量:16
10
周慧秋,梁荣成.
不确定性视角下农村居民消费意愿分析——基于黑龙江省13个地市50个村的调研数据[J]
.调研世界,2017,0(2):18-23.
被引量:6
消费导刊
200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