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休闲感——一个弥合工作与休闲的新概念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工作与休闲经历了一个从统一到分离的过程。工作常被看作是有压力的,休闲是轻松愉快的,这种割裂、对立的旧的休闲观,不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本文试图从人本管理的角度重新审视休闲与工作的关系,通过对休闲的本质意义的探讨,提出并界定"休闲感"概念,建构一种积极休闲观,为实现工作与休闲从对立走向融合提供理论解释。
作者
曹卫平
机构地区
九江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
出处
《消费导刊》
2008年第16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休闲
休闲感
融合
工作
管理
分类号
C913.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72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4
1
王小波.
工作与休闲——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变迁[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8):59-62.
被引量:45
2
王德军.
“自然向人生成”——关于休闲的哲学思考[J]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1):14-16.
被引量:7
3
于光远.
论普遍有闲的社会[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1):41-43.
被引量:110
4
陆彦明,马惠娣.
马克思休闲思想初探[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1):44-48.
被引量:107
5
李燕.
论人的发展与“积极的自由”[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6):3-7.
被引量:5
6
张广瑞,宋瑞.关于休闲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1(05).
7
楼嘉军.
休闲科学理论发展简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3(3):7-13.
被引量:14
8
于光远.
论“玩”[J]
.消费经济,1997,13(6):4-10.
被引量:14
9
(美)约翰·凯利(JohnR.Kelly)著,赵冉.走向自由[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10
[美][S.P.罗宾斯]StephenP.Robbins,[美][M.库尔特]MaryCoultar.管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麦基编,周穗明,翁寒松译.思想家[M].北京:三联书店,1987.3-4.
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
[1]尼采.重估一切价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
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美]约翰·凯利.走向自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173,260页.
7
[美]杰弗瑞·戈比著.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0.94、93、317、207.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
庄子.知北游[M].,..
10
马克斯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M].北京:三联书店,1997.
共引文献
272
1
孙慧菊.
试述中职生休闲教育现状[J]
.当代旅游,2018,0(22):74-74.
2
周运瑜,田金霞,卢咏.
从休闲内涵探讨休闲型旅游——兼谈马克思等哲人的休闲思想[J]
.江苏商论,2009(4):92-94.
被引量:4
3
李光伟.
社会发展与休闲文明建设[J]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7,14(4):9-10.
被引量:1
4
王铁梅.
休闲理念与图书馆服务[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3-74.
被引量:1
5
孔旭红.
中国古代游戏活动对现代休闲业的启示[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4):110-112.
被引量:1
6
张玲玲,王燕晓.
当代大学生的休闲教育[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1):229-231.
7
张敏.
太原市城中村村民休闲活动的调查研究[J]
.沧桑,2008,0(2):51-52.
8
陈强.
大学生休闲与高校和谐校园构建[J]
.传承,2008(20):36-37.
被引量:1
9
周小玲.
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先秦自由观的现代释意[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5):67-70.
10
王琪延.
休闲经济是中国大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J]
.成人高教学刊,2004(4):24-2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72
1
李燕.
论人的发展与“积极的自由”[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6):3-7.
被引量:5
2
姚兆余,王鑫.
城市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与社区融入[J]
.社会工作,2010(18):43-45.
被引量:58
3
易杰超,赵越.
休闲的社会学分析[J]
.法制与社会,2008(33):226-227.
被引量:5
4
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242~265.
5
于晓冬.
网络休闲局限性与休闲方式的平衡性建构[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73-75.
被引量:7
6
J ·Dumazedier.Toward a Society of Leisure [M].New York:Free Press,1967.
7
Kaplan" M.Leisure in American:A Social Inquiry[M]. NewYork:John and Wiley & Sons,1960.
8
孙琨.闲暇活动的分类及其经济价值的充分利用[J].劳动保障世界,2009(1):91-93.
9
宋珍梅.论信息技术对人们休闲方式的促进作用[EB/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7&CurRec=1&recid=&filename=2007176373.nh&dbname=CMFD2007&dbcode=CMFD&pr=&urlid=&yx=,2007-10-29.
10
王岩.
论网络休闲中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失位与归位[J]
.江汉论坛,2007(12):44-4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曹卫平.
中小学教师休闲感的测量与分析[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10):21-24.
被引量:1
2
李苏峻.
2008年以来我国休闲社会学研究的文献述评[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4,32(3):85-9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龙君,陆春庚.
中职教师幸福感的培养研究[J]
.现代教育,2013(1):73-74.
2
余智敏.
农村社区休闲活动研究——以A市D镇广场舞为例[J]
.才智,2017,0(12):263-264.
1
曹卫平.
工作与休闲:从对立走向融合[J]
.现代企业教育,2008(18):139-140.
2
王俊骏,蔡亮.
中西管理哲学的几点区别[J]
.管理观察,2009(33):19-20.
3
黄辉,刘祥国.
中西管理哲学比较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08(6):158-159.
4
金红勤.
科学与人文:在渗透中走向融合(等7则)[J]
.社会科学论坛,2003(4):95-95.
5
邵世龙,李光鑫.
学科与生活在对立中统一[J]
.四川教育,2008(2):58-58.
6
刘艳涛.
全民“微公益”上路[J]
.环球财经,2011(5):80-81.
7
蔡克骄,范慧佳.
论温州人的休闲观[J]
.青海社会科学,2007(4):156-161.
被引量:2
8
甘婷,江欢.
浅谈中国人的休闲[J]
.青年科学(下半月),2014,0(6):156-156.
9
卿前龙.
什么是休闲?——国外不同学科学者对休闲的理解[J]
.国外社会科学,2006(4):34-38.
被引量:17
10
张卫枚.
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文化适应[J]
.城市问题,2012(8):64-67.
被引量:10
消费导刊
2008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