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投加粉末活性炭去除原水中的嗅味
被引量:
21
Addition of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for Removal of Odor from Raw Wa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了水质突变时投加粉末活性炭(PAC)对嗅味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嗅阈值为90时,40mg/L的粉末活性炭投量可保证出水无异味;将PAC投加在絮凝中段时的除嗅率比投加在混凝前平均高4%;将粉末炭水混合液以小孔射流的方式投加到水中可减少活性炭颗粒之间的相互黏结,有利于提高其表面积的利用率。
作者
李大鹏
李伟光
王铁民
机构地区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46,共3页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关键词
给水处理
嗅味
PAC
分类号
TU991.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190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47
参考文献
5
1
[1]Koch B. Control of 2-methylisoborneol and geosmin by ozone and peroxone: a pilot study [J]. Wat Sci Tech,1992,25(2) :291 -298.
2
张小满,曹达文,高廷耀,徐迪民,范瑾初,李景华.
常规水处理工艺应用粉末活性炭技术的最佳投点选择研究[J]
.给水排水,1998,24(2):29-31.
被引量:28
3
蒋峰,范瑾初.
粉末活性炭应用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1995,11(5):4-8.
被引量:29
4
张小平.合肥巢湖水投加粉末活性炭除臭[J].中南给水排水,1992,(3):28-29.
5
曹达文,张小满,李景华.
粉末活性炭在水体中强制分散及其作用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1997,13(6):18-2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蒋峰,范瑾初.
粉末活性炭应用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1995,11(5):4-8.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56
1
张文中,李正兆.
混凝-粉末活性炭工艺处理京杭运河微污染原水研究[J]
.供水技术,2008,2(4):27-29.
被引量:3
2
姜萍萍,郑涵.
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工艺在净水厂应急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给水排水,2012,38(S2):129-132.
被引量:3
3
李智,柯水洲.
活性炭处理低温低浊时期湘江原水的初步实验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9(S1):156-160.
被引量:2
4
吴德好.
饮用水中土腥味和霉烂味的去除方法研究[J]
.安徽化工,2005,31(4):41-43.
被引量:3
5
赵振业,章诗芳,孙伟,肖贤明.
粉末活性炭吸附性能对比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05,31(8):18-20.
被引量:21
6
吴德好.
饮用水中土腥味和霉烂味的去除方法研究[J]
.西南给排水,2005,27(6):11-13.
被引量:1
7
桑义敏,张广远,孔惠,李发生,谷庆宝,胡华龙.
饮用水氯化消毒及其副产物的控制对策[J]
.水处理技术,2006,32(3):1-4.
被引量:16
8
李大鹏,徐乐中,李伟光.
粉末活性炭除臭工艺的影响因素[J]
.净水技术,2006,25(2):24-26.
被引量:10
9
陈忠林,马军,李圭白,沈吉敏,纪峰,张涛,梁恒,陈杰,齐飞,任芝军.
受硝基苯污染松花江原水的应急处理工艺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3):1-5.
被引量:35
10
李大鹏,徐乐中.
预氯化对粉末活性炭除嗅的影响[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19(4):39-4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90
1
苏晓,贾霞珍,胡建坤,韩宏大,李荣,韩正双,季民.
饮用水中Geosmin和2-MIB去除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给水排水,2021,47(S01):517-523.
被引量:13
2
黄廷林,冯运超,卢金锁,张玉政.
饮用水水源突发性石油污染的应急处理方法研究[J]
.供水技术,2008,2(3):1-3.
被引量:4
3
康宇炜,章民驹,陈超明.
粉末活性炭投加系统的建设和应用[J]
.供水技术,2008,2(6):30-32.
被引量:3
4
刘夏伊.
饮用水的异味问题和去除技术研究——专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敏[J]
.水工业市场,2009(9):34-35.
被引量:1
5
李新貌,陈晓东.
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预处理微污染长江水工艺应用研究[J]
.给水排水,2011,37(S1):194-196.
被引量:1
6
李玉仙,樊康平,顾军农,罗亮.
净水工艺对臭味物质的去除效果分析[J]
.水工业市场,2008(5):46-49.
被引量:1
7
李智,柯水洲.
活性炭处理低温低浊时期湘江原水的初步实验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9(S1):156-160.
被引量:2
8
李景华,范瑾初.
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J]
.安徽地质,1997,0(4):117-119.
被引量:3
9
邢宏.
水处理系统中剑水蚤的去除[J]
.中国给水排水,2004,20(7):88-88.
被引量:1
10
李伟光,安东,崔福义,张金松,尤作亮.
生物降解与吸附作用协同去除卤乙酸生成势[J]
.中国环境科学,2005,25(1):61-64.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1
1
李倩,黄辉,欧永倩,孙达,宋兴静,陆万招,费相琴.
淮安市强化常规净水处理工艺研究[J]
.给水排水,2012,38(S1):69-71.
2
王建平,黄长均.
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在水厂的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0):17-20.
被引量:26
3
陈忠林,马军,李圭白,沈吉敏,纪峰,张涛,梁恒,陈杰,齐飞,任芝军.
受硝基苯污染松花江原水的应急处理工艺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3):1-5.
被引量:35
4
梁存珍,王东升,桑义敏,陈家庆.
粉末炭去除饮用水中土霉味物质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9):15-18.
被引量:14
5
王文清,高乃云,刘宏,王永.
粉末活性炭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四川环境,2008,27(5):84-88.
被引量:20
6
李鑫,王广智,李伟光.
水厂突发毒死蜱污染的应急处理工艺研究[J]
.供水技术,2010,4(2):8-11.
被引量:1
7
车腾腾,孔静.
给水处理过程中粉末活性炭投加点选择的研究进展[J]
.四川化工,2010,13(2):47-49.
被引量:1
8
李玉仙,樊康平,顾军农,李礼.
“氯-粉末炭”强化处理河北水源水的研究[J]
.净水技术,2010,29(3):3-6.
9
董悦.
环境污染事件中的环境化学问题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1(9):286-287.
被引量:4
10
谢茴茴,高乃云,安娜,张可佳,申一尘,王绍详.
粉末活性炭应急处理饮用水中臭味问题[J]
.给水排水,2012,38(1):155-16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47
1
康宇炜,章民驹,陈超明.
粉末活性炭投加系统的建设和应用[J]
.供水技术,2008,2(6):30-32.
被引量:3
2
魏艳,康宇炜,章民驹,杨文杰,王晓,孙承志,区良益,钟宁.
突发性氰化物污染原水的应急处理工艺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9,25(23):48-50.
被引量:1
3
陈宜菲,邱罡,陈少瑾.
废铁屑预处理被4-硝基苯胺污染的土壤[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2):128-132.
被引量:2
4
刘利.
粉末活性炭应急处理原水静态模拟试验研究[J]
.给水排水,2012,38(S2):14-18.
5
康增云,王华,冯玉民,李文萍,陈浩.
地震灾害后农村饮水问题及应对措施[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41(S1):115-119.
被引量:3
6
傅金祥,王锋,李敬宝,池福强.
应急处理苯胺污染水源水的粉末活性炭吸附工艺的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9):689-692.
被引量:23
7
傅金祥,王锋,张丹丹,王作鹏.
KMnO_4/PAC应急处理苯胺水源水污染试验研究[J]
.净水技术,2008,27(2):19-22.
被引量:9
8
齐鲁,梁恒,王毅,李圭白.
PPC预氧化处理珠江水系受污染水的效能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9):101-105.
被引量:1
9
傅金祥,王锋,由昆,郭毓.
粉末活性炭吸附工艺应急处理苯酚污染[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4):633-636.
被引量:11
10
侯轶,高乃云,张楠,彭广勇.
粉末活性炭(PAC)强化处理微污染原水国内外研究现状[J]
.城镇供水,2008(6):37-39.
被引量:3
1
李伟光,李大鹏,张金松.
用粉末活性炭去除饮用水中嗅味[J]
.中国给水排水,2002,18(4):47-49.
被引量:32
2
李伟光,郜玉楠,黄晓东,孙士权,张金松.
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去除饮用水中嗅味[J]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5):18-21.
被引量:26
3
秦湘.
金坛市第三水厂微滤膜中试试验研究[J]
.江西化工,2013,29(2):169-172.
4
李大鹏,徐乐中.
预氯化对粉末活性炭除嗅的影响[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19(4):39-42.
被引量:1
5
延克军,李卫平,孙岩柏,邢姝萍,胡庆凯.
夏秋季游泳池水质突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给水排水,2003,29(9):59-61.
6
黄林,蔡顺宝.
饮用水除臭味的试验研究[J]
.给水排水,2010,36(S1):24-25.
7
李思敏,王龙,李清雪,许吉现,张胜.
高锰酸钾预氧化的除藻效果[J]
.中国给水排水,2002,18(3):48-50.
被引量:20
8
何京.
季节转换时需防水质突变[J]
.齐鲁渔业,2009,26(1):36-36.
9
吴晓泉.
混凝土结构工程氨气污染治理初探[J]
.混凝土,2001(1):60-61.
被引量:2
10
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空气净化产品问世[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3(7):43-43.
中国给水排水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