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部门要加强对光盘技术的研究——从光盘技术对档案工作的冲击及其局限性谈起
被引量:1
出处
《档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47,共2页
ARCHIVES
共引文献6
-
1周耀林.论现代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基点[J].档案学研究,2004(5):3-6. 被引量:14
-
2张瑞菊.缩微胶片档案、磁性载体档案和光盘档案比较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9,16(9):55-56. 被引量:1
-
3周耀林,吴青丽.光盘技术及其对档案工作的冲击[J].北京档案,2003(2):24-26.
-
4周耀林.关于光盘的可读性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3,20(4):54-56. 被引量:4
-
5周耀林.存档光盘质量的比较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3(6):39-42. 被引量:1
-
6周耀林,杨道玲.光盘存档的风险及保障策略[J].中国档案,2004(3):40-4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10
-
1李铭.缩微胶片──跨世纪的文件存档媒体[J].影像技术,1998,10(1):6-11. 被引量:2
-
2许建合,孙进步.银盐黑白影像的自然衰变与防治[J].感光材料,1999(1):38-42. 被引量:6
-
3彭先高.长期保存底片的新途径[J].影像技术,1999,11(3):37-42. 被引量:6
-
4苏雨.美国国家标准ANSI/PIMAIT9.25-1998成像材料—光盘介质—储存[J].缩微技术,2001(1):44-47. 被引量:1
-
5葛向北.微环境下醋酸纤维素酯胶片的保存[J].影像技术,2001,13(1):15-17. 被引量:9
-
6姜守信,郭莉珠,李明贤,吴利明,陆敏,吴晓红,朱建中,杜文洁,韩秀琴.计算机打印字迹材料耐久性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1(3):63-67. 被引量:8
-
7杜昌焘.技术进步促进影像信息业的繁荣——在中国感光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大会上的讲话[J].影像材料,2002(1):4-8. 被引量:1
-
8郭莉珠,唐跃进,朱虹.CD-R光盘预期寿命探析[J].档案学通讯,2002(4):66-68. 被引量:11
-
9唐跃进,陈群,宾月景.CD-R光盘的数据存档寿命实验初探[J].记录媒体技术,2003,0(2):41-43. 被引量:3
-
10牟梓.十年老化试验预测聚酯缩微胶片寿命达千年[J].数字与缩微影像,2003(3):6-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7
-
1李向前.光盘保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档案与建设,2006(S1):78-79.
-
2黄建军.略论档案信息记录方式的演变及其特点[J].科技档案,2009(3):32-34.
-
3王成兴,尹慧道,吴向波.彩色照片档案耐久性探析[J].档案学通讯,2009(6):66-71. 被引量:1
-
4李高峰.由档案现况看档案数字化的必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5):103-104. 被引量:3
-
5张建荣.国际制作视野下的电影音效设计探究[J].现代电影技术,2017(6):20-23. 被引量:3
-
6侯莹,常洪洋,贾砚婷.温湿度对醋酸纤维酯胶片保存的影响研究[J].现代电影技术,2017(6):39-40. 被引量:1
-
7孟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保护的探索与实践[J].今传媒,2023,31(8):100-103.
-
1胡亚南.创建档案馆网上展览 传承历史文化遗产[J].兰台世界(中旬),2014(1):104-105.
-
2高祥永.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几点新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5(2):64-65. 被引量:4
-
3安康,李凤勇,王萱.WTO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保护[J].中国档案,2002(7):12-13.
-
4任海英,孙桂英.档案现代化管理中的电子信息保护问题[J].机电兵船档案,2000,0(6):23-23.
-
5胡续亮,庞秀芝,季万华.辩证看待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中的几个矛盾关系[J].山东档案,1998,0(6):18-19. 被引量:2
-
6王术青.迈向信息时代的高校档案工作[J].兰台内外,1998(5):42-43.
-
7冯亮明,徐荻蕙.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其组织管理[J].文献信息论坛,2000(3):20-22. 被引量:1
-
8李孟女.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比较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15(1):40-41. 被引量:14
-
9陈文梅,向新,李锡光,何碧梧,宁琰.中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2(23):201-204. 被引量:4
-
10倪梅.机读档案的保护技术[J].陕西档案,1998(3):4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