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空间是怎样炼成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再分析
被引量: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关注于巴塞罗那德国馆孕育以及建造过程中一系列易被忽视的细节,试图证明“对角空间”的视觉体验与“周长空间”的触觉体验的并存是其空间设计的关键意图。文章还通过对德国馆实施的历史文献的综合,分析了密斯·凡·德·罗在当时面临的技术可能及其最终选择,以此对前述空间意图加以验证。
作者
朱竞翔
王一锋
周超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出处
《建筑师》
2003年第5期90-99,共10页
The Architect
关键词
巴塞罗那德国馆
对角空间
周长空间
意图
建造
细节
分类号
TU243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2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68
参考文献
5
1
Blaser.Werner, Mies van der Rohe: Furniture and Interiors[]..1982
2
.
3
.
4
Edwvard R.Ford.THE DETAILS oF MODERN ARCHITECTURE[]..1990
5
.
同被引文献
122
1
张永和.
对建筑教育三个问题的思考[J]
.时代建筑,2001,44(S1):40-42.
被引量:41
2
项秉仁.
建筑教育随笔[J]
.时代建筑,2001,44(S1):29-33.
被引量:1
3
周俭.
对《建筑空间形式系统的基本构想》的分析[J]
.建筑师,2003,0(5):6-11.
被引量:3
4
刘涤宇.
表皮作为方法——从四维分解到四维连续[J]
.建筑师,2004(4):25-30.
被引量:17
5
张毓峰,崔艳.
建筑空间形式系统的基本构想[J]
.建筑学报,2002(9):55-57.
被引量:24
6
史永高.
森佩尔建筑理论述评 [J]
.建筑师,2005(6):51-64.
被引量:39
7
冯金龙,赵辰.
关于建构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
.新建筑,2005(3):4-7.
被引量:21
8
张毓峰,林挺.
重读密斯[J]
.时代建筑,2003(2):110-111.
被引量:10
9
史永高.
白墙的表面属性和建造内涵[J]
.建筑师,2006(6):20-26.
被引量:12
10
王澍.
造园与造人[J]
.建筑师,2007(2):82-83.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19
1
陈欣柔.
以驳船为模数的建构形式与空间研究[J]
.地产,2019,0(20):164-164.
2
刘涤宇.
表皮作为方法——从四维分解到四维连续[J]
.建筑师,2004(4):25-30.
被引量:17
3
张华,刘士雷.
一次国际设计竞赛的尝试——多维住宅设计[J]
.南方建筑,2005(4):89-91.
4
徐琦.
Mortensrud教堂设计分析[J]
.建筑师,2007(1):8-18.
被引量:1
5
史永高.
物质是如何被赞美的?[J]
.建筑师,2008(1):5-21.
被引量:4
6
王骏阳.
从密斯的巴塞罗那馆看个案作品的建构分析与西建史教学的关系[J]
.建筑师,2008(1):50-54.
被引量:10
7
曹勇.
墙的嬗变(下)[J]
.建筑师,2009(6):5-16.
被引量:3
8
傅洁.
激进的空间美学与保守的建构原则——从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出发,探索流动空间的创作[J]
.华中建筑,2010,28(5):5-9.
被引量:7
9
经雨舟,王晓俊.
诗意的平静:恩斯特·克莱默的诗人园设计解读[J]
.建筑与文化,2013(3):70-72.
10
张东光,朱竞翔.
基座抑或撑脚——轻型建筑实践中基础设计的策略[J]
.建筑学报,2014(1):101-10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杨惠然.
浅析西方建筑中的流动空间——以密斯·凡德罗作品为例[J]
.明日风尚,2019,0(23):56-57.
2
张华,刘士雷.
一次国际设计竞赛的尝试——多维住宅设计[J]
.南方建筑,2005(4):89-91.
3
方立新,宣云干,周琦.
现代建筑工程四维设计探讨[J]
.建筑技术,2006,37(4):288-290.
被引量:3
4
陈征,蒋英.
“流通型校园”规划思路初探[J]
.南方建筑,2006(3):36-38.
5
蒋璐.
建筑媒介与空间自由化[J]
.华中建筑,2006,24(5):35-38.
被引量:2
6
王钊,张玉坤.
FOA建筑事务所的探索与实践[J]
.时代建筑,2006(3):150-157.
被引量:9
7
向科,王扬.
文化建筑中文化性、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综合叙事——惠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科技馆建筑设计方案[J]
.华中建筑,2006,24(11):21-24.
被引量:9
8
赵永浩.
先锋性、技术性、实验性——透视中国竞赛分析“明星建筑师”常用建筑设计手法[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33(6):199-202.
被引量:1
9
周聪.
建筑空间的延展性初探[J]
.山西建筑,2008,34(25):54-54.
被引量:4
10
陈镌,莫天伟.
从建筑表皮到表皮建筑[J]
.新建筑,2008(5):50-56.
被引量:30
1
王昀.
“解构”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J]
.华中建筑,2002,20(1):13-13.
被引量:5
2
张雪菲,王丽颖.
环境空间流动性[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3):127-127.
3
何思强.
美好愿望下的探索[J]
.城市建筑,2010(12):9-9.
4
张伟.
从巴塞罗那德国馆透析密斯的建筑思想[J]
.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B03):25-25.
5
邓思明.
设计方法与建筑流派的再认识[J]
.机场建设,2006(3):21-21.
6
BarryBergdoll.
亭馆结构和建筑扩展的可能性[J]
.建筑细部,2013(6):818-827.
7
彭玮.
对《现代主义经典建筑作品之巴塞罗那德国馆》内容的教学思考[J]
.科学与财富,2015,7(15):83-83.
8
王昀.
从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建筑平面中读解密斯的设计概念[J]
.华中建筑,2002,20(1):11-12.
被引量:3
9
邢伟伟,赵芹.
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崇高论[J]
.科技信息,2010(31).
10
陈思,周荃.
编者按[J]
.建筑细部,2013(6):816-816.
建筑师
200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