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环境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18-18,共1页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
1徐建华.论人口容量及其研究方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11(3):11-16. 被引量:8
-
2浦汉昕.可持续发展与地球表层的进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4(4):11-16. 被引量:9
-
3陈国阶.论生态安全[J].重庆环境科学,2002,24(3):1-3. 被引量:190
-
4张耀武,刘伟刚,郭建荣,高丽,范世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现状与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6):162-164. 被引量:4
-
5Luo Ping Zhang,Hong Ni Xu,Hua Xia Sheng,Wei Qi Chen,Qin Hua Fang.Concept and Evaluation of Ecosystem Intrinsic Value[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2015,5(6):401-409. 被引量:1
-
6王飞越.试论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科体系[J].中国环境科学,1990,10(3):213-217. 被引量:5
-
7孔红梅,赵景柱,吴钢,马克明.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管理[J].环境科学,2002,23(1):1-5. 被引量:41
-
8王翊亭.区域生态环境的系统规划[J].环境科学研究,1988,1(1):68-72.
-
9覃佩琛.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艺的研究[J].江西化工,2010,26(3):106-109. 被引量:4
-
10乔玉楼,匡耀求,谭建军,郭国章.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7,16(2):60-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