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改进中学体育课考核评价方法的思考——改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考核方法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毫不费力就可以在体育成绩上达到优秀或满分;而那些身体条件差、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达到及格。
作者
王桂荣
张万和
机构地区
北京市延庆第二中学
北京市延庆进修学校
出处
《体育教学》
1999年第4期15-16,共2页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身体素质
评价方法
运动能力
评分标准
面向全体学生
考核方法
体育课考核
身体条件
体育课总成绩
改进
分类号
G633.9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31
1
周俊平.
以“体育成绩多维评价”为突破口 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J]
.浙江体育科学,2001,23(1):36-39.
被引量:12
2
刘永东,韩凤月.
粤港澳台中学体育课成绩考核内容与标准的比较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2):27-32.
被引量:6
3
刘永东,王剑君.
体育进步分评价法对提高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2,12(2):103-107.
被引量:9
4
周登嵩,罗映清.
考核评价中学体育课成绩的初步探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1,5(4):18-32.
被引量:14
5
张耀辉,周国耀.
关于正确评定学校体育课成绩——学校体育课相对标准评分法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4,8(1):31-40.
被引量:2
6
雷道忠,叶红美.
浅谈中学体育考核改革的构想[J]
.体育教学,1999,19(6):15-16.
被引量:3
7
邬锡均.
论体育成绩评定的科学化[J]
.湖北体育科技,1999,18(2):81-83.
被引量:14
8
沈钧毅.
对现行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J]
.福建体育科技,2002,21(3):47-49.
被引量:19
9
姚蕾,于平松.
更新体育教育评价观念,实现体育素质教育[J]
.体育教学,2001,21(2):9-10.
被引量:14
10
刘刚.
对体育教育评价的思考与前瞻[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4):29-32.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7
1
周俊平.
以“体育成绩多维评价”为突破口 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J]
.浙江体育科学,2001,23(1):36-39.
被引量:12
2
乌云格日勒.
体育教学评价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11):117-120.
被引量:6
3
张健,潘绍伟.
建国后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标准研究之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44-48.
被引量:6
4
赵平花.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科学分层次教学[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B12):147-148.
被引量:1
5
尚华萍.
对高校体育课学习评价方法的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32-133.
被引量:2
6
杨林.
体育课成绩评价加入素质考核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19):60-61.
7
黄海镝.
体育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5):76-77.
被引量:35
二级引证文献
62
1
吴贻刚,付楠.
1998至2007年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对9种中文体育核心期刊的内容分析[J]
.搏击(体育论坛),2010,2(1):1-3.
被引量:1
2
李芳群.
福州高职院校健美操课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消费导刊,2009,0(23):181-181.
被引量:2
3
黄宝宏.
从教学评价功能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J]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4):72-73.
被引量:8
4
李世荣,宗延伟.
关于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4):80-82.
被引量:1
5
周俊平.
“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J]
.体育学刊,2002,9(2):86-89.
被引量:89
6
张文贤.
职技高师健美操教学评价的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4B):222-222.
7
张健,潘绍伟.
建国后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标准研究之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44-48.
被引量:6
8
李广宁,闵春辉,龚宁,张健.
高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5):71-72.
被引量:5
9
刘涛,李国冰,王明建.
从新规则的实施谈武术套路教学优化设计[J]
.四川体育科学,2005,24(3):84-86.
被引量:2
10
潘雯雯,于可红.
关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构思[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34-236.
被引量:19
1
赵蕾.
浅谈中学体育课堂的评价[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0(29):127-127.
2
赵蕾.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评价方式[J]
.大江周刊(论坛),2012(5):249-249.
3
孙鸿.
体育课考核现存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
.考试周刊,2010(19):13-14.
被引量:2
4
陈铭邦.
体育课考核评价方法的构想[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3(2):59-60.
被引量:1
5
毛 健.
体育课考核的几种方法[J]
.江苏教育,2002(01B):28-28.
6
成军.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
.林区教学,2006(12):68-68.
7
聂方彦,汪永琳,荣秋生,潘梅森.
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大众科技,2013,15(3):122-123.
被引量:4
8
周利兴.
试论“三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
.思想战线,2008,34(S4):119-122.
被引量:10
9
杨会保.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项目化教学研究和实践[J]
.高教学刊,2015,1(7):24-25.
被引量:1
10
武伟伟.
CDIO理念下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探索[J]
.才智,2015,0(6):125-125.
体育教学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