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民政》
1997年第2期6-8,共3页
China Civil Affairs
同被引文献61
-
1胡慧.转型时期城市社区自治:理念、问题及建议[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4):565-569. 被引量:14
-
2孙立平.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J].学海,2001(4):93-96. 被引量:126
-
3刘继同.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佳“突破口”:社区需要研究[J].中国民政,2002(9):33-36. 被引量:5
-
4庞玉珍.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新型整合机制的建构[J].社会科学战线,1999(3):206-211. 被引量:29
-
5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中国社会科学,1989(1):71-88. 被引量:531
-
6胡仙芝,曹沁颖.加强城市社区建设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城市社区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2(7):22-24. 被引量:14
-
7卜万红.是走向社区自治还是建立社区治理结构——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定位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4(6):58-61. 被引量:22
-
8林尚立.社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2):58-64. 被引量:112
-
9徐永祥.城市社区建设的体制创新与社会工作[J].探索与争鸣,2004(12):22-23. 被引量:35
-
10徐晓军.城市社区自治:权力矛盾及其协调——以武汉市X社区为个案[J].广东社会科学,2005(1):173-178.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87
-
1李晓晗.政策工具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基于1991—2019年的政策文本分析[J].西部发展研究,2020(1). 被引量:2
-
2刘淑妍,吕俊延.城市治理新动能:以“微基建”促进社区共同体的成长[J].社会科学,2021(3):3-14. 被引量:24
-
3王娟,肖锋益.浦东新区郊区社区特点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69-70.
-
4郎友兴.从小区到新故乡:社区文化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2013(5):76-81. 被引量:20
-
5蔡小慎,潘加军.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探析[J].求实,2005(3):54-56. 被引量:4
-
6蔡小慎,潘加军.转型期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分权问题探讨[J].社会主义研究,2005(2):86-89. 被引量:15
-
7姜裕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困境及出路——基于社区功能的视角[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118-119. 被引量:7
-
8邹明洪.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5,25(6):27-32. 被引量:6
-
9林娜.以治理求和谐:城市社区建设的现实路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12):39-43. 被引量:1
-
10王娟.上海浦东新区郊区社区研究——以浦东川沙社区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4):80-83.
-
1薛世忠.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3):68-69.
-
2党刊视点[J].当代贵州,2012(35):8-8.
-
3段龙山.加强街道社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党的建设,2004(9):40-40.
-
4王川,张修栋.为有源头活水来——商丘市消防进社区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消防,2003(5):21-22.
-
5邹建新,李研.社区自治问题初探[J].科学与管理,2003,23(4):78-79.
-
6刘俊英.关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以贵阳市为例[J].理论与当代,2012(8):41-44.
-
7臧冠荣,张彬彬.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之探讨——重构基层管理体制 强化社区自治功能[J].改革与开放,2004(1):26-27. 被引量:3
-
8薛世忠.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2):37-38. 被引量:2
-
9如何认识社区依法治理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司法,2000(3):1-1.
-
10李涛.积极探索城市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1(4):53-55.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