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
被引量:
4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回顾与转变 1989年将我们的写作划分成以往的和以后的。过渡和转变已不可避免。问题是,怎样理解、以什么方式参与诗歌写作的历史转变?个人怎样方能在这一进程中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禀赋、气质、想象力以及语言方式、风格类型的历史性成熟?由于以往写作中延续下来的诗学系统依然在起作用,尤其是,由于价值体系的预先规定。
作者
欧阳江河
出处
《花城》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97-208,共12页
Flower City
关键词
诗歌写作
中年写作
孙文波
翟永明
诗歌界
政治话语
知识分子身份
陈东东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0
引证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260
1
许弘智.
风险社会中的劳动与劳动者:消失的“稳定性”[J]
.中国图书评论,2020(5):30-39.
被引量:3
2
杨克.
中国诗歌现场——以《中国新诗年鉴》为例证分析[J]
.南方文坛,2007(3):20-22.
被引量:2
3
邹汉明.
中年写作·词·历史与风景——读黄亚洲诗歌札记[J]
.南方文坛,2004(2):61-65.
被引量:2
4
于坚.
当代诗歌的民间传统[J]
.当代作家评论,2001(4):84-90.
被引量:21
5
洪子诚.
我们为何犹豫不决[J]
.南方文坛,2002(4):20-22.
被引量:30
6
廖伟棠.
草根香港:底层市井生活原生态[J]
.西部人,2005(1):41-42.
被引量:1
7
陈应松.
送火神[J]
.天涯,2011(5):94-99.
被引量:1
8
廖伟棠.
青春到处便为乡[J]
.全国新书目,2011(11):18-19.
被引量:1
9
郜积意.
九十年代诗歌的智识意义[J]
.东南学术,1999(2):30-34.
被引量:1
10
洪子诚.
“当代文学”的概念[J]
.文学评论,1998(6):39-49.
被引量:84
引证文献
47
1
李姝.
“他们”作为批评话语的还原与流变[J]
.文艺争鸣,2022(6):65-70.
2
张世维.
与鬼神交谈的中年——谈华清的诗歌写作[J]
.当代作家评论,2023(2):136-142.
3
曾方荣.
诗性的缺失与读者的缺席——对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整体观照[J]
.理论与创作,2005(6):55-60.
被引量:3
4
曾方荣.
淡化了的抒情——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的叙事向度[J]
.理论与创作,2006(2):59-63.
被引量:3
5
张大为.
历史意识与先锋诗歌观念的现代性重构[J]
.贵州社会科学,2008(4):67-73.
被引量:3
6
周志强,蒋述卓.
边缘的主流——对八、九十年代诗歌论争的一种阐释[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2):88-93.
7
魏天无.
“中年写作”:怀旧与新生[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6):111-115.
被引量:3
8
庞书宁.
王家新的知识分子立场[J]
.科教文汇,2011(8):67-68.
9
龙扬志.
文学史的难度——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秩序建构的反思[J]
.文艺评论,2011(9):15-18.
被引量:1
10
刘永.
当代诗歌精神重建的神性维度[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6):101-1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2
1
梁翠琴.
“活”的新文化运动史——评袁一丹《另起的新文化运动》[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1):387-396.
2
陈仲义.
动力与陷阱:新诗现代性的“症结”[J]
.中国文学研究,2009(3):106-108.
3
崔修建.
“叙事性”:观念的转化与诗艺本质性的置换——先锋诗歌批评关键词解读之一[J]
.文艺评论,2009(3):6-11.
被引量:3
4
王永宏.
歌者的缺失——二十年诗歌创作失声探因[J]
.文艺评论,2009(4):55-57.
5
舒大清.
论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伪造[J]
.江汉论坛,2009(11):103-106.
被引量:2
6
罗维斯.
网络媒介下的“狂欢”与“江湖帮派”中的陷落——浅析当下诗歌的两种现象[J]
.文学界(理论版),2010(6):227-227.
被引量:1
7
颜同林,彭冠龙.
新世纪贵州诗歌抒情主体变迁探析[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2):1-4.
被引量:2
8
任军.
论何永康从青春抒怀到中年逸致的创作嬗变[J]
.当代文坛,2017(1):69-72.
9
左凡.
在众声齐鸣里独唱——试论20世纪文学的个人化书写[J]
.文教资料,2018(6):12-14.
10
张羽华.
民族风景的再现与想象——论饶雨亭长篇小说《摩兰》[J]
.社会科学论坛,2018(4):207-215.
1
陈旭光,谭五昌.
“知识分子写作”:文化转型年代的思与诗——九十年代诗学理论话语研究之■[J]
.大家,1997,0(4):198-203.
被引量:2
2
徐志伟.
在迂回与进入之间──90年代小说创作倾向简论[J]
.小说评论,2001(5):19-26.
被引量:2
3
达吾.
传统,家园及一次无力的突围--林野诗歌的几个视点[J]
.飞天,2004(10):105-109.
4
翟月琴.
轮回与上升:陈东东诗歌的声音抒情传统[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31(3):12-17.
被引量:4
5
罗璇.
论宋代诗学中的“含蓄”观[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77-81.
6
张倩.
一个女孩的成长之路[J]
.牡丹,2015(8X):70-71.
7
人与.
瀑布[J]
.清明,2001(4):175-175.
8
陈鑫.
深心、细心之作——评余传棚先生《唐宋词流派研究》[J]
.长江学术,2006(2):177-178.
9
黄春平.
征婚用语风格类型小议[J]
.应用写作,2000(12):34-35.
10
欧明俊.
论放翁词的风格类型[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4(3):78-81.
被引量:3
花城
199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