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的副业是沟通土洋——文学回忆录之五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中国简报》我一生曾经有两度被人当作"西人"。1947年我在上海《大公报》上以塔塔木林这一笔名,故意用半通不通的文字写过几篇《红毛长谈》。当时有些读者真以为那是出自洋人之手,纷纷写信或打电话给报馆,询问作者的国籍。戏剧家田汉甚至上了我的当。他在上海另一家报纸上撰文,对我那篇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中国舞台的歧途》郑重其事地作出回应。其实,我只不过是在借用一副陌生的面具(我为这篇赝作编造的国籍是挪威)。
作者 萧乾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33,共30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8

  • 1黄丽华.陈瘦竹传略[J].新文学史料,1992(3):174-190. 被引量:7
  • 2李辉.乔治·奥维尔与中国[J].读书,1991,0(11):131-138. 被引量:2
  • 3[美]查尔斯·米尔斯·盖雷.英关文学和艺术中的古典神话[M].北塔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 4王润华.《被遗忘的五四:周策纵的海外新诗运动》[J].文与哲(高雄),2007,.
  • 5饶芃子.《海外华文文学与比较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04页.
  • 6[韩]柳浚弼.《东亚视角的可能性--中日本国文学史叙述的产生、特点及其历史脉络之比较》,《新文学》第3辑,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81页,注释1.
  • 7[美]约翰·阿尔伯特·梅西.《文学史纲》,原书名为A Story of the World’s Literature,1924年出版.
  • 8[美]约翰·阿尔伯特·梅西.《文学史纲》,中文译者孙吉明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5-346页.
  • 9胡适.寄陈独秀.新青年,.
  • 10王希杰.语言风格和民族文化[A].程祥徽,黎运汉编.语言风格论集[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