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宁夏南部山区以发展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为中心的扶贫工作的深入进行,一种新的扶贫形式——吊庄移民应运而生。自1985年到1987年三年间,宁夏区政府有计划地组织人力在其北部灌区开发近40万亩荒地,建立15处吊庄基地,使宁南山区15万多人到这些基地安家落户。几年的实践证明,吊庄移民是一种创造性的、造血型的扶贫方式,更是省(区)内人口迁移的良好途径,它已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以西吉县为例,就吊庄移民的形成、发展和种种效益作一些剖析。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34-38,共5页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