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情况与工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截至目前,黄河下游白鹤至高村游荡性河段共有险工和控导工程110处,工程长度305.2 km,裹护长度261.3 km,坝垛2 830道,对控制河势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修建后,减少了在控导工程掩护范围内发生"横河、斜河、滚河"危及堤防安全的机率,黄河下游河道主流摆动范围大幅度减小。同时,整治工程的修建改善了断面形态,有利于加大水流输沙能力,减少河槽淤积。随着工程不断增加,掉村现象已很少发生,塌滩现象也大为减轻,为滩区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河道整治工程的修建也改善了下游河段引黄涵闸的引水条件,促进了沿黄工农业的发展。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包括水沙条件和河道演变规律的新变化;上下游、左右岸统筹考虑,兼顾防洪与护滩保村、引水等问题;充分利用小浪底水库控制水沙的有利条件,掌握住下泄清水的有利时机,主动布设工程,提高工程迎流、导流、送流能力。
出处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3年第8期15-16,共2页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基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青年科研专项(泥集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