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地质类卓越工程师本科教育方案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地质工程实际为背景,探索基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地质类卓越工程师本科教育方案,引导并推进我校工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工程人才。
作者
庞岚
杨伦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务处
出处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76-78,共3页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地质类卓越工程师
本科教育方案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P5-4 [天文地球—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2
1
刘献君,张晓明,贾永堂.
发达国家杰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1):71-80.
被引量:31
2
唐勇奇,黄绍平,刘国繁,刘建强.
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以湖南工程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J]
.教育探索,2010(12):71-74.
被引量:99
3
上海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课题组,吴燕.
培养下一代卓越的国际化工程师——“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研究综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1):24-27.
被引量:39
4
郭纬纬,崔义中.
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平台和机制[J]
.江淮论坛,2007(2):79-82.
被引量:5
5
李素矿,王焰新.
我国地质学青年拔尖人才特征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54-57.
被引量:10
6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4):21-29.
被引量:610
7
张安富,刘兴凤.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4):56-59.
被引量:354
8
曾永卫,刘国荣.
“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11(7):75-78.
被引量:105
9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4):10-17.
被引量:203
10
王东旭,马修真,李玩幽.
舰船动力“卓越计划”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4):96-100.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5
1
武雪玲,牛瑞卿,王毅,喻鑫,陈涛.
面向“卓越计划”的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2015,24(1):28-31.
被引量:9
2
王庆金,田善武,高昊,李素雅.
协同创新视角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主体博弈分析[J]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9(4):97-100.
被引量:3
3
柴波,周建伟,文章.
环境工程(地质环境调查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地质教育,2017,26(3):20-23.
4
徐维炯,杨秋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6):59-67.
被引量:1
5
邹灏,陈翠华,郎兴海,施泽明,李晨伟,丁枫,霍艳,黎文,徐争启,彭义伟.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实验班设立10年的成效与思考——以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J]
.中国地质教育,2024,33(1):34-4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李凤杰,刘自亮,张小兵.
大学生在“卓越计划”创新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中国地质教育,2017,26(1):13-16.
2
王慧,吴义顺.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观察,2017,6(4):80-81.
被引量:1
3
吴柯,张玉香.
面向“网络信息时代”的地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0(30):42-42.
4
高建军,黄绳正.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基于“生涯导航”视域[J]
.才智,2019,0(18):16-17.
被引量:5
5
尹万昀,刘旭,梁杰.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J]
.报刊荟萃(下),2018,0(4):51-52.
6
武雪玲,唐诗怡,牛瑞卿.
学科交叉驱动下地图学与地质制图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
.测绘地理信息,2021,46(5):176-178.
被引量:1
7
于娜,卢美琳.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下的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38(5):105-110.
8
王毅,喻鑫,牛瑞卿.
遥感类课程教学实习改革初探[J]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12):150-153.
被引量:5
9
刘慧敏,姜训勇,苏林,刘君,张祖峰,李华一.
“三维度虚实结合”的集成电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3):193-197.
被引量:8
10
陈涛,张玉香,王毅,牛瑞卿.
研究生课程《遥感信息模型》的建设与思考[J]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9):163-165.
被引量:1
1
汪志明,花向红,许才军.
深化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注重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J]
.高等理科教育,2003(S2):159-161.
被引量:1
2
马慧云,邹峥嵘,陶超,张云生.
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现状分析[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9(2):1-2.
被引量:1
3
王永志,潘红伟,刘小生,李沛鸿.
卓越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措施探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11):22-24.
被引量:2
4
刘冰,郭加书,卢秀山.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造就GIS卓越工程师[J]
.测绘科学,2014,39(3):153-156.
被引量:17
5
汪志明,许才军,张朝龙.
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地理空间信息,2014,12(1):172-174.
被引量:11
6
龚勤波.
工程地质勘察的问题与相关对策阐述[J]
.城市建筑,2016,0(5):148-148.
7
刘志凌.
用心学 真心做——江苏省海门市国土资源系统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做法[J]
.国土资源通讯,2016,0(21):40-41.
8
王文福.
基于工程哲学视角的测绘卓越工程师综合素质的培养[J]
.测绘科学,2013,38(1):180-182.
被引量:11
9
许琼华.
试析师幼冲突的多学科解决思路[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08(1):30-32.
被引量:2
10
马慧云,邹峥嵘,张云生,陶超.
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卓越工程师相关培养环节现状分析[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12):4-5.
被引量:1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