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血清PA、ALB、TBA、ADA、5’-NT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肝脏是人体蛋白质、糖和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是多种酶合成的地方[1]。乙肝病毒感染率和发病率在我国居高,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00/10万,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2,3]。因此,对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稳定病情和延长病人寿命的关键。
作者
张秀屏
王冬梅
机构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出处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S2期385-387,共3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关键词
前白蛋白
白蛋白
总胆汁酸
腺苷脱氨酶
5’-核苷酸酶
肝脏疾病
分类号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朱月蓉,邱红,王冰,楼小伟,何玉杰,朱康正,王志浩.
ADA、5’-NT、TRF、TBA、LAP和PA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评价[J]
.安徽医药,2011,15(6):728-730.
被引量:10
2
徐瑗瑗,熊自忠.
118例病原学指标阴性的肝病患者病因临床分析[J]
.安徽医药,2010,14(3):303-304.
被引量:5
3
姜宇海.
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腺苷脱氨酶的变化[J]
.检验医学,2009,24(9):634-634.
被引量:19
4
何菊芳,董梅,匡铁吉,朱蕾,肖漓,解国清,孙彬,雷红,孟祥红.
总胆汁酸及前白蛋白等指标诊断肝硬化及肝肿瘤的应用价值[J]
.武警医学,2008,19(10):920-923.
被引量:9
5
赵明明,章秋霞.
1500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分析[J]
.安徽医药,2008,12(1):39-40.
被引量:10
6
阴斌霞,王香玲,赵丽华,柴丽华,岳天海,何谦,李丽华,刘军.
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7,6(6):540-544.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刘燕敏,闫惠平,汪俊韬.
肝功能异常患者中自身抗体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检测[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6):360-362.
被引量:47
2
肖亮生,陈小晶,陈曼娜,杨宏生,郑映玉.
血清PAB、AAG、C_3、C_4的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J]
.吉林医学,2004,25(6):12-13.
被引量:6
3
庄辉.
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J]
.中国计划免疫,2004,10(3):180-181.
被引量:64
4
盖欣,桓树学,杨文东,宋万玲.
胆碱酯酶和单胺氧化酶与肝硬化临床分级的关系探讨[J]
.山东医药,2004,44(20):52-53.
被引量:2
5
吴雪峰,吴军,黄其志.
血清酶与总胆汁酸联合测定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2):298-299.
被引量:6
6
张慧莲.
血清前白蛋白与C3检测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J]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4):934-935.
被引量:4
7
李贵芳,王树辉,柏露.
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对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2(4):145-146.
被引量:5
8
高冀蓉,李俊红,侯维,金荣华,耿楠,乔玲,郎振为,李卓,陈义森.
血清标志物阴性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检查的价值[J]
.天津医药,2005,33(12):751-753.
被引量:2
9
郑英杰,张军,高眉扬,葛胜祥,夏宁邵,姜庆五.
上海市20世纪90年代早期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征[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6):410-412.
被引量:5
10
沈洪亮,奚峰,许辰,张薇.
肝炎肝硬化患者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变化特点[J]
.临床内科杂志,2006,23(2):91-92.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59
1
章海军.
ALT、AST、ALP、r-GT组合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0):66-66.
被引量:3
2
吴天勤,金玲娟,陈海飞,李征洋,唐杰庆,沈红石,王静,秦龙梅,崔庆亚,任永亚,朱晶晶,丁洁.
免疫抑制治疗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阴性的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分析[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9):6129-6130.
被引量:2
3
邹映珍,潘柳文,罗小华.
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干预研究[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3):111-112.
4
梁青.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78例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9,10(4):5-5.
被引量:2
5
王潭枫.
肝硬化患者C-反应蛋白和凝血三项检测的临床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9):6-7.
被引量:1
6
邹映珍,陈锐贞,李爱娣.
门诊慢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干预效果评价[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0,17(4):81-83.
被引量:2
7
许静.
护理工作中对病毒性肝炎的自我防护[J]
.慢性病学杂志,2010,12(6):572-573.
8
孙宝旗,张庆,郭欣.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及意义[J]
.河北医药,2010,32(17):2440-2441.
被引量:1
9
荆成宝.
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 胆碱酯酶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价值[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0,39(10):1015-1016.
被引量:1
10
李立青,史蓉华,王晓玲,刘宏伟.
PA、ALB、TBIL、TBA和CHE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17(6):394-396.
被引量:15
1
李立青,史蓉华,王晓玲,刘宏伟.
PA、ALB、TBIL、TBA和CHE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17(6):394-396.
被引量:15
2
朱月蓉,邱红,王冰,楼小伟,何玉杰,朱康正,王志浩.
ADA、5’-NT、TRF、TBA、LAP和PA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评价[J]
.安徽医药,2011,15(6):728-730.
被引量:10
3
黄文渊.
检测5’-NT的方法学研究进展与评价[J]
.亚太传统医药,2010,6(6):158-159.
被引量:2
4
靳仙宝,林延鹏,孔捷,李献忠,谢楠.
血清5'-核苷酸酶酶法测定的实验研究[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4,16(2):7-8.
5
李建国,马振勇,李霞,陈永红.
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应用研究[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5,17(2):27-28.
6
张洁,曹芸,王之青,张美华,谈晴云,于嘉屏.
常规生化指标评估慢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J]
.胃肠病学,2008,13(10):620-622.
被引量:6
7
叶振斌,王晓明,李彬,吴丹.
血清HA、PCⅢ、CⅣ、LN联检对肝硬化的诊断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3):247-248.
被引量:2
8
唐宏艳.
饮食护理对急慢性肝炎患者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6):254-255.
被引量:1
9
崔续玲,张颖,金玉.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铜蓝蛋白的检测及意义[J]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5,25(5):456-457.
被引量:4
10
杨芳慧.
肝病中六项指标的检测及应用[J]
.长沙医学院学报,2013(2):20-21.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 第S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