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新探
被引量:
16
On the Realization of Economic Emergence of Yangtse Delt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欧盟等世界经济一体化组织运作的经验及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 2 0多年来运作的经验教训 。
作者
王洪庆
朱荣林
机构地区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8-20,27,共4页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 2 0 0 3年度资助项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经济一体化
途径
分类号
F127.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78
同被引文献
165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87
参考文献
5
1
刘君德.
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经济的制度性矛盾与整合研究──中国“行政区经济”的案例分析[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22(1):15-19.
被引量:59
2
黄烨菁.
对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探索[J]
.世界经济研究,1998(3):12-16.
被引量:7
3
唐立国.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2,14(9):50-56.
被引量:88
4
段进军.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城市化及产业发展态势分析[J]
.经济地理,2002,22(6):679-683.
被引量:24
5
潘志纯.
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协调发展[J]
.宏观经济研究,2002(9):22-25.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刘君德.
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重要领域——跨界组织与管理问题[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9(1):46-48.
被引量:10
2
刘君德,舒庆.
论行政区划、行政管理体制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J]
.经济地理,1993,13(1):1-5.
被引量:40
3
倪前龙 殷为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M].,1997..
4
徐国章.《21世纪长江经济带》[J].《上海综合经济》,1999,(5).
5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周向红.《长江三角洲开发区持续发展研究》,华东师大2000年度硕士论文[M].,-..
7
陈瑛.
长江三角洲快速干道网建设构想[J]
.中国软科学,2001(4):116-119.
被引量:3
8
包国新.
关注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及经济一体化趋势[J]
.沿海经济(江苏),2001(7):4-5.
被引量:2
9
沈玉芳,张超.
论长江三角洲未来产业整合战略[J]
.上海经济,2001(5):21-23.
被引量:11
10
舒庆,刘君德.
一种奇异的区域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J]
.战略与管理,1994(5):82-87.
被引量:56
共引文献
178
1
石徐荣.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链整合[J]
.经营与管理,2021(3):170-175.
被引量:1
2
李庆华,王文平.
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悖论”解析[J]
.生产力研究,2007(20):102-103.
被引量:4
3
汪宇明,刘君德,戴均良.
上海大都市区行政区划体制研究[J]
.人文地理,2000,15(6):5-8.
被引量:29
4
张明龙,张磊.
努力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分析[J]
.中国发展,2004,4(2):65-69.
被引量:7
5
高觉民.
从地方政府的区域壁垒走向区域合作的统一市场[J]
.全国商情,2005(1):65-69.
被引量:2
6
陈乃新,饶琼.
中国城市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济法保障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8):1-4.
被引量:1
7
赵金丽,张落成.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格局演变与优势变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S2):143-146.
被引量:2
8
安树伟,张素娥.
“行政区经济”和“行政区边缘经济”[J]
.生产力研究,2004(7):24-26.
被引量:23
9
贾铁飞,张振国.
大上海旅游圈旅游资源配置研究[J]
.人文地理,2004,19(5):89-92.
被引量:17
10
顾伟华.
长三角公路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J]
.上海公路,2004(3):49-52.
同被引文献
165
1
张明龙,张磊.
努力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分析[J]
.中国发展,2004,4(2):65-69.
被引量:7
2
薄贵利.
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S1):100-102.
被引量:7
3
龙兴海.
市场体系有效运作的伦理道德支点[J]
.道德与文明,2002(1):4-6.
被引量:3
4
张廉.
论法制统一的实现途径与措施[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7,19(1):24-29.
被引量:22
5
藤田宙靖,李贵连,宋坚雷.
行政与法[J]
.中外法学,1996,8(3):73-78.
被引量:33
6
刘小兵.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思考[J]
.中国法学,1995(2):26-33.
被引量:53
7
长三角旅游一体化[J]
.领导决策信息,2003,0(26):12-12.
被引量:1
8
本刊编辑部,朱颖慧,李甜.
突破一体化“瓶颈” 加快城市融合步伐——关于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发展的研究报告之三[J]
.领导决策信息,2002,0(40):19-21.
被引量:1
9
张佑林.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体制创新初探[J]
.现代经济探讨,2004(7):11-14.
被引量:5
10
钱亦杨,谢守祥.
长三角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J]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4):4-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6
1
叶必丰.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制协调[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6):5-13.
被引量:124
2
倪永品.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宁波差异化发展战略选择[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5(3):30-32.
3
吴先华,郭际,王丹晖.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行政学思考[J]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0):154-158.
被引量:2
4
易开刚.
长三角城市群商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成因、机制与战略[J]
.经济地理,2005,25(6):775-778.
被引量:5
5
邹光勇.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旅游业先导——对长三角区域经济渐进式改革的思考[J]
.经济师,2006(3):121-122.
被引量:4
6
曹光杰.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探讨[J]
.商业研究,2006(5):24-27.
被引量:7
7
叶必丰.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J]
.法学研究,2006,28(2):57-69.
被引量:123
8
吴先华,郭际,王丹晖.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行政学思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29-32.
被引量:1
9
为湖州崛起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J]
.今日浙江,2006(15):63-63.
10
程思利,向雁南.
总部经济对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影响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5):73-74.
二级引证文献
287
1
李幸祥.
区域合作中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协作制定机制研究——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J]
.行政法学研究,2021(5):113-123.
被引量:10
2
韦彬,陈永洲.
碎片化样态、嵌入式情感协同与整体性韧性社区治理——基于四个社区的案例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23(2):89-95.
被引量:13
3
佐富坤,黄竹胜.
地方政府间行政合作协议缔约主体资格的法理思考——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21,19(3):47-54.
4
柳飒.
论粤港澳合作中行政协议的法律规制[J]
.广西社会科学,2020,0(1):119-125.
5
周泽夏.
区域协同立法:定位、特色与价值[J]
.河北法学,2021,39(11):85-99.
被引量:28
6
董国权.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区域行政指导规范的制定程序论[J]
.河北法学,2020,0(3):175-186.
被引量:2
7
陈婉玲,陈亦雨.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命题逻辑与法治进路——以长三角一体化为视角[J]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5(4):39-50.
被引量:1
8
叶纯.
长三角区域协作立法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2(S02):63-66.
被引量:6
9
王宁.
作为跨法域概念的“协议”[J]
.北大法律评论,2021,22(2):179-204.
10
梁树森,范兴龙.
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权利的法律实现[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24(1):116-137.
1
王洪庆,朱荣林.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J]
.珠江经济,2004(11):22-26.
2
陈维健.
影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因素分析[J]
.今日科苑,2007(20):228-228.
被引量:1
3
张磊.
从“独善其身”到“共进共荣”——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评述[J]
.社会科学家,2003,18(5):56-59.
被引量:2
4
唐立国.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2,14(9):50-56.
被引量:88
5
浦再明.
战略构想:加速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J]
.上海改革,2002(5):4-16.
被引量:3
6
石忆邵.
世博会与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对策[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1):6-11.
被引量:16
7
张兆安.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展望[J]
.商务与法律,2002(4):4-7.
8
朱家良.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点和协调机制[J]
.决策咨询通讯,2004,15(3):38-41.
被引量:2
9
陈守义,王小剑.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需整体协调[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3(4):14-15.
被引量:1
10
金浩.
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实现衢州经济跨越式发展[J]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1):30-32.
经济纵横
200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