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个人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力系统软件:功能和特征比较
出处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1993年第17期24-31,共8页
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
-
1卞国成.串级调速与变频调速的技术特征比较[J].江苏冶金,2008,36(6):81-82. 被引量:1
-
2戴方涛,唐勇,江世芳,潘贞存.集中参数模型模拟输电线行波过程出现的误差及解决办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996,8(3):44-49. 被引量:1
-
3傅晓红,苏建设,陈陈,高芳,俞旭峰.上海电网应用静止无功补偿器的仿真研究[J].华东电力,2003,31(4):22-25. 被引量:1
-
4施文耀.高压自能式SF6断路器的发展及其可靠性探讨[J].上海电器技术,2004(4):3-10.
-
5何艳娇,张仲秋,马丽山,廖鹏,周瑜.330kV李宁Ⅰ线和330kV李曹Ⅱ线跳闸原因分析[J].青海电力,2014,33(2):58-59.
-
6武兆彪.电力系统软件研发项目管理[J].大众科技,2005,7(12):56-56. 被引量:4
-
7吴巍,杜洁,王心丰.EMS图形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3,24(1):44-46. 被引量:5
-
8骆新,段献忠.电力系统软件中的多图显示及分层管理问题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22(6):16-19. 被引量:3
-
9秦俊坡.影响台区线损因素的理论量化分析[J].农村电工,2015,23(1):45-45.
-
10李凌,刘铸峰,王德付,刘鹏飞,王亚龙,祝靖.用于优化软件的BPA双向数据接口设计[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4,30(2):22-2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