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汽车工业专利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专利作为衡量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已被社会所公认。同样,利用专利制度促进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提升汽车制造业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汽车行业专利工作现状的分析,借鉴跨国汽车公司的经验,对此问题加以研究并提出对策。
作者
赵鹏飞
机构地区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2004年第3期32-36,共5页
Intellectual Property
关键词
中国
汽车工业
专利技术
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
《专利法》
专利制度
分类号
F426.4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4
1
王耀芸.
我国入世后的汽车标准与专利[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2(2):25-26.
被引量:7
2
刘云.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之路[J]
.汽车工业研究,1997(3):2-7.
被引量:10
3
冯淑娟.中国汽车必须拥有自己的开发技术和知识产权[N].中国汽车报,2002—1—16.
4
林云莲.
创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J]
.企业经济,2002,21(2):44-4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1
1
付雷杰,刘影.
汽车产品开发体系研究[J]
.车辆与动力技术,1998(2):58-62.
2
赵鹏飞.
我国汽车行业专利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6):75-77.
被引量:5
3
卢凤君,赵大晖,王娟,何发,郭锐.
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趋势分析及调整建议[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2):33-37.
被引量:1
4
羊玢,孙庆鸿,唐宝莲.
江苏省汽车工业专利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2005,34(6):108-111.
被引量:2
5
李晖,彭新哲.
基于Internet的汽车标准查询系统设计[J]
.交通标准化,2005,33(11):45-48.
被引量:1
6
液晶技术再突破——聚焦首款第六代液晶投影机Epson EMP—TW600[J]
.计算机与网络,2006(11):11-11.
7
吴小霞.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战略研究综述[J]
.对外经贸,2012(6):57-58.
8
王雪琴.
汽车行业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应用研究[J]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4):32-35.
9
严运兵,周建鹏.
中国轿车制造业的现状及对策[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17(2):103-107.
被引量:1
10
李房春.
论中国汽车工业专利战略的实施[J]
.汽车科技,2003(6):4-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9
1
汤俊,胡树华.
我国汽车产业的专利现状与自主发展对策[J]
.上海汽车,2006(5):15-18.
被引量:5
2
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3..
3
武卫强.市场换技术-一个值得反思的命题[N].中国汽车报,2005-12-29.
4
吴悦.长安汽车集团-知识产权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EB/OL].http://www.cnipr.com,2005-08-24.
5
吕彩霞.要用3年时间掌握电动汽车核心技术[N].中国汽车报,2005-09-12.
6
李启章.切肤之痛-中国企业的专利化生存[N].北京知识产权报,2005-12-14.
7
张肃菲.改进型发明或可成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突破口[N].中国汽车报,2005-11-07(C8).
8
句晓峰.跨国汽车公司在华加速圈地[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08-05.
9
吕彩霞.汽车企业要加快知识产权建设步伐[N].中国汽车报,2005-08-15.
10
徐东华.知识产权壁垒越垒越高[N].中国汽车报,2005-12-19.
引证文献
7
1
赵鹏飞.
我国汽车工业知识产权建设研究[J]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6,20(2):53-57.
被引量:3
2
易海鸥,赖强.
船舶产品的专利策略研究[J]
.船舶工程,2006,28(4):71-74.
被引量:1
3
赵鹏飞.
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对策研究[J]
.汽车科技,2006(5):7-11.
被引量:6
4
曾宪奎.
论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政策[J]
.改革与战略,2006,22(10):90-93.
被引量:3
5
龚勋,韩彩云,许雯燕.
汽车产业专利总体态势及关键专利技术IPC研究[J]
.特区经济,2007(12):251-252.
被引量:5
6
杨国鑫,穆丽娟.
我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通过专利数据予以透视[J]
.知识产权,2009,19(3):35-39.
被引量:9
7
费道源,赵家锦.
富冶连吹炉的技术改进[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0(4):32-35.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张亚峰,李成龙,肖利.
中国与瑞典专利技术合作研究[J]
.科研管理,2021,42(5):133-142.
被引量:5
2
吴启庆,吴琦.
入世后我国汽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7(4):54-55.
被引量:2
3
汪张林.
跨国汽车公司在华知识产权战略与我国汽车企业的应对[J]
.电子知识产权,2007(3):29-31.
被引量:6
4
米诗.
试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2):32-35.
被引量:3
5
吴齐芳.
我国汽车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研究[J]
.汽车科技,2008(4):45-48.
被引量:1
6
张娟.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路径探索[J]
.汽车工业研究,2009(1):19-20.
被引量:5
7
张娟.
刍议我国汽车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建设[J]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15-16.
被引量:3
8
庞莹,谢众,顾君.
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主体关系研究[J]
.特区经济,2009(3):238-239.
9
李西宝.
造纸机关键部件专利保护状况和热点技术分析[J]
.中华纸业,2009,30(20):109-112.
10
周莹,邱洪华.
日美汽车企业绿色技术专利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
.情报杂志,2010,29(2):21-26.
被引量:8
1
赵鹏飞.
我国汽车行业专利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6):75-77.
被引量:5
2
孙静.
对我国专利工作现状的思考[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7(4):23-26.
3
惠文杰.
加强专利意识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J]
.长客科技,1995(2):52-54.
4
牛晓莉.
专利工作现状及设想[J]
.吉林地质科技情报,1997(6):33-35.
5
赵鹏飞.
我国汽车工业专利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3,17(4):63-67.
被引量:1
6
尤佳.
专利战火引烧内蒙伊利[J]
.中国经济快讯,2003(47):30-31.
7
徐治淮,李典友.
六安市专利工作现状与高校专利情报教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5):2-2.
8
米增强,王爱萍.
影响高等学校专利工作的因素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7,14(4):64-65.
被引量:2
9
北京专利申请数量质量去年实现历史性突破[J]
.科技潮,2006(3):32-33.
10
许晶.
中国高校专利工作现状及推进措施[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2):92-99.
被引量:3
知识产权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