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视觉流 《英雄》与视觉凸现性美学的惨胜
被引量:38
出处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5,共6页
Film Art
参考文献7
-
1参见拙著《张艺谋神话的终结》,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198、207-211页.
-
2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J].艺术广角,2001(2):4-10. 被引量:54
-
3戴方.《(英雄)有短》,《北京晚报》2002年12月27日第29版.
-
4陆天明.《(英雄)到底怎么样?社会调查解析观众意见》一文报道.
-
5http://ent. sina. com. en/r/m/2002 - 12 - 31/1119122996. html.
-
6Bemand Sharratt,'Communications and Images Studies: Notes after Raymond Williams', Cpmparative Criticism 11, 29 - 50.
-
7Elaine Baldwin and others, 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London: Pretice Hall Europe, 1999, pp. 391 -392.
共引文献55
-
1陈俊.电视历史正剧创作的文化策略——以胡玫的历史正剧为例[J].昭通学院学报,2023,45(1):114-120.
-
2付亚康.论媒介消费视阈下艺术传播管理的伦理向度[J].艺术管理(中英文),2023(1):12-18.
-
3欧阳宏生,李弋.从法兰克福批判到大众文化建构——21世纪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理念的嬗变和趋向[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3):321-327. 被引量:3
-
4曹旭.平凡的视角,非凡的深度——《非诚勿扰2》的大众化审美取向[J].长城,2011(12):184-185.
-
5吾文泉.当代英雄形象的大众叙事——电视剧《亮剑》、《历史的天空》和《狼毒花》中主人公人物解析[J].电影文学,2008(18):76-77. 被引量:3
-
6王一川.从无声挽歌到视觉动画——兼谈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置换[J].当代电影,2003(1):17-21. 被引量:5
-
7任志萍,王宏江.大众文化语境下体育新闻的可读性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2):46-48. 被引量:3
-
8张春.大众文化语境中长篇网络小说运作模式及启迪——以湖南写手玉宇清澄长篇网络小说成名为观照[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8):149-151. 被引量:1
-
9张春.大众文化语境中女性小小说世态书写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8,8(8):77-79.
-
10张春.小小说发展概观与大众文化视阈的考量[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64-6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01
-
1黄皓.营造出来的现代畅销书[J].价格与市场,2004(6):32-33. 被引量:6
-
2王洪伟.走出大片的美学困境——谈《集结号》对当下中国电影的现实意义[J].电影评介,2008(23):25-25. 被引量:1
-
3魏萍.文学与影视之间——就“影视同期书”现象采访葛红兵教授[J].电影评介,2006(12). 被引量:5
-
4于沐阳.转型语境下精英意识的消解——对“新写实小说”生成动因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19(6):6-7. 被引量:3
-
5孟建,王晶.另类身份的言说:探究“新张艺谋现象”——对张艺谋超越电影导演身份的视觉文化解读[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3):328-333. 被引量:4
-
6张文燕.《投名状》:华语大片的美学突破[J].电影新作,2008(2):27-30. 被引量:1
-
7郭鹏群,王晓玲.《赤壁》:视觉盛宴下的暴力美学与灵魂缺位[J].电影文学,2008(17):43-44. 被引量:1
-
8李妙晴.改编电影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J].电影文学,2007(15):98-100. 被引量:36
-
9蒋盼.从《夜宴》看中国(古装)大片的美学焦虑[J].电影文学,2007(1):16-18. 被引量:2
-
10叶朗.说意境[J].文艺研究,1998(1):16-21. 被引量:168
引证文献38
-
1彭涛,姚爱华.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审美流变及其审视[J].华中学术,2020(3):200-210.
-
2黄彩萍.张艺谋的“中国”想象[J].鄂州大学学报,2007,14(3):50-52.
-
3王军才.国产大片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样本分析——以《英雄》为例[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75-79.
-
4易洁.论消费时代小说文本的审美诉求[J].长城,2009(8):12-14.
-
5薛月兵.“影视同期书”现象的冷思考[J].沧桑,2008,0(2):239-241. 被引量:5
-
6李松.视觉文化语境下文学性的危机与变迁[J].重庆社会科学,2004(B10):67-71. 被引量:10
-
7李欣.视觉快感与当前中国电影中的视觉景观[J].中州学刊,2005(1):192-196. 被引量:11
-
8王一川.从双轮革命到独轮旋转——第五代电影的内在演变及其影响[J].当代电影,2005(3):15-18. 被引量:12
-
9王一川.数字时代的影视(笔谈)——数字技术时代电影的富贫悖谬症[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3):83-85. 被引量:16
-
10雷启立,周捷.视觉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6):58-6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23
-
1李晨宇.电影《误杀》改编背后的批评主义[J].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5):148-149. 被引量:4
-
2陈林侠.球又回到了叙事电影的脚下——吸引力电影与当下中国电影发展的理论愿景[J].电影新作,2020(5):4-12. 被引量:8
-
3叶张磊,岑俊静.中国丝绸文化对外传播媒介创新研究——以短视频和电影为例[J].传媒论坛,2023,6(21):78-81.
-
4敬鹏林.影像神话与时势英雄——第五代及其电影创作历程评述[J].电影评介,2008(1):3-4. 被引量:1
-
5唐金耀.DV奇观:“影像”与“文化”奇观的融合[J].电影文学,2008(5):20-22.
-
6陈启权.《木乃伊3:龙帝之墓》的圆满性叙事策略[J].电影文学,2008(22):60-61.
-
7陈启权.论大众文化语境下历史影视的后现代表征[J].延边党校学报,2009,24(4):90-91. 被引量:1
-
8刘蓉.电影艺术中文化叙事与视觉快感的弥合[J].参花(下),2013,0(9):62-63.
-
9张淳.从四大名著的“变脸”看文学经典在当下的命运[J].中州学刊,2005(4):236-239. 被引量:2
-
10蔡申.浅议中国第五代电影的“变脸”[J].固原师专学报,2006,27(5):32-34.
-
1国产动画片的经典之作——《大闹天宫》[J].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版),2006,0(3):66-66.
-
2宋小明,林荣华.诀别[J].福建歌声,2013,0(4):14-14.
-
3王一川.中国电影的后情感时代——《英雄》启示录[J].当代电影,2003(2):16-18. 被引量:22
-
4胡疆锋.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化属性[J].词刊,2007,0(2):42-45. 被引量:7
-
5郭乃安.试论民间曲调的可塑性[J].音乐研究,1960(2):57-63. 被引量:18
-
6东云坡.安溥:与自己的诀别[J].音乐时空,2013(11):62-63.
-
7麦童.诀别,在饥饿的征途[J].中国西部,2012(35):167-167.
-
8李佳.上古幽音 千年国粹——中国古琴艺术略论[J].大舞台,2014(3):139-140. 被引量:1
-
9陈乔安.如何挑选及呵护您的钢琴——钢琴之王施坦威的建议[J].视听前线,2008(3):136-137.
-
10车前子.书法的终结[J].文物天地,2002,0(5):2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