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1-331,共1页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90
-
1肖俐娟,王敏.常用的排龈方法及其对局部组织和全身系统的影响[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35(S1):114-116. 被引量:8
-
2张晓.2种排龈技术对固定修复效果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9(4):693-694. 被引量:3
-
3熊刚,文海英,郝自力.245件金属烤瓷修复体制作及临床应用体会[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20(11):688-689. 被引量:1
-
4钟群,李国强.两种排龈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5,26(2):116-118. 被引量:3
-
5朱松,刘红,陈晓梅,孙宏晨.烤瓷用镍铬合金经不同预处理的表面氧化膜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5,21(3):253-255. 被引量:5
-
6沈倍勇,梁芮.三种排龈方法对固定修复效果影响的比较[J].广东牙病防治,2005,13(3):237-238. 被引量:6
-
7兰倩,黄萍,郑广宁,刘豫蓉.慢性牙周炎维护治疗期病程纵向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22(1):64-67. 被引量:15
-
8陈冰,夏胜瓯.高频电刀在全冠修复前牙龈修形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7):925-926. 被引量:7
-
9曹颖.两次法排龈技术对牙龈健康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6,10(9):687-687. 被引量:2
-
10刘学恒,马练.排龈线在固定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06,22(6):684-68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5
-
1窦林波,王梅,马宁.单线排龈和双线排龈方法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 被引量:2
-
2徐素琴,姚勤.前牙金属烤瓷修复的几点改善[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1):60-61.
-
3王艳,李文.排龈技术的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07,22(1):176-176. 被引量:7
-
4费涛,章蕾,李晓杰.牙冠延长术治疗龈染色的临床效果观察[J].口腔医学研究,2007,23(5):550-552. 被引量:1
-
5费涛,章蕾.高频电刀与金沉积烤瓷冠联合治疗前牙修复体引起的牙龈增生的疗效[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30(1):51-52.
-
6徐雄均,刁惠波,梁焕友.排龈技术在口腔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新医学,2008,39(10):696-697. 被引量:2
-
7何钢清.双线二次排龈技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2):239-240.
-
8帅尧.Expasyl排龈膏对固定修复及牙龈健康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0,11(5):79-81. 被引量:8
-
9徐晶,高蔚虹,张翔.Nd:YAG激光与IPSe.max全瓷冠联合治疗前牙不良修复体引起的牙龈增生7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942-2943.
-
10周小青.巧用注射器连接吸痰管在保留灌肠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943-2943.
二级引证文献33
-
1郑淑珍,梁献丽,王钊.国产排龈线与UltraPak排龈线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11):684-685. 被引量:1
-
2倪杰,梅幼敏,陈武,徐艳.46颗上前牙美容性牙冠延长术的疗效评价[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5):717-720. 被引量:11
-
3顾敏,顾卫平.排龈术的临床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3):344-347. 被引量:23
-
4李瑞青,赵彬,姚蔚,李丽华.印模材联合排龈线法对前牙全瓷冠修复效果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3(9):540-542. 被引量:9
-
5陈传胜.双线排龈方法与取印模前单线排龈方法对固定修复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5):596-597. 被引量:5
-
6朱晓怡,桑金华,张晓燕,张世旭,刘诚成.EXPASYL排龈膏对不同牙龈指数龈下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5):2896-2897.
-
7姚新华.不同排龈技术在固定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98-3399. 被引量:3
-
8黄万元,徐燕.冠修复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分析[J].口腔生物医学,2012,3(1):45-48. 被引量:3
-
9倪莹,张晓明.排龈药物对牙周组织的影响[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2,35(2):137-139. 被引量:2
-
10方文静,王松,钟秋,童庆华.两种排龈方法的排龈效果比较及对牙周GBI与PD的影响研究[J].四川医学,2012,33(10):1718-1721. 被引量:7
-
1张瑛.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03X):78-79. 被引量:1
-
2最新排龈材料——Expasyl排龈膏[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3,21(3):225-225.
-
3范俊霞.最新排龈材料——Expasyl排龈膏[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2):176-176.
-
4肖俐娟,王敏.常用的排龈方法及其对局部组织和全身系统的影响[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35(S1):114-116. 被引量:8
-
5徐晓华,操小马,李全利.排龈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现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39(4):540-542. 被引量:18
-
6刘璇,穆玉,马永平,高琳清.不同排龈材料对牙龈炎症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5,29(4):216-219. 被引量:1
-
7席俊明,席小茜.瓷贴面在口腔美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14,4(5):232-233. 被引量:5
-
8顾敏,顾卫平.排龈术的临床应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3):344-347. 被引量:23
-
9林希鸿.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观察[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3,37(2):236-238.
-
10徐莎莎,傅豫川.唇腭裂患儿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口腔医学纵横,1999,15(3):165-16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