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类社会步人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社会各行业对人们从事的职业活动需求的变化,职业教育异军突起。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普通高校不再是人们的惟一选择,大批求学者开始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之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作为具有较完备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专业技能的新型劳动者,
作者
鹿琳
宋桂珍
机构地区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6-67,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人文素质
人文教育
培养途径
校园文化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57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1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
李萃英 赵风平.面向新世纪人文素质教育研究[M].煤炭工业出版社,..
3
.辞海[M].上海辞海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
157
1
刘淑萍.
试析军事伦理中的正义范畴[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2):7-10.
2
陈亚斌.
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文化思考[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31-32.
被引量:14
3
曹廷贵,孙超英.
中国社会信用的历史沉思[J]
.理论与改革,2004(4):71-75.
被引量:5
4
梁曼莉.
颜色词在汉英语言中的镜像折射[J]
.外语研究,2004,21(4):44-46.
被引量:25
5
马卫东.
夏、商神权法说质疑[J]
.史学集刊,2000(3):6-11.
被引量:4
6
陈立峰.
游泳教学中技术手势与声音语言作用机制之比较[J]
.福建体育科技,2002,21(B08):66-69.
7
任芳盛.
《三国演义》炮声隆?——理科学人质疑[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15(8):16-17.
8
张岩.
论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内涵及二者的关系[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2):21-25.
被引量:19
9
乌日陶克套胡.
论蒙古族游牧经济的特征[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2):32-36.
被引量:7
10
王世赏,王卫东.
宜昌抢运:中国的敦刻尔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J]
.理论月刊,2005(8):54-5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李勇.
当代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新探[J]
.教育与职业,2005(3):55-56.
被引量:11
2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97-301.
3
李源强,孙玉太,刘锡华,王桂荣.
论当代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9):149-150.
被引量:2
4
刘伟清.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适应性教育[J]
.江苏高教,2001(2):70-72.
被引量:9
5
张宏.
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02,4(2):114-116.
被引量:6
6
俞仲文,沈耀泉,李建求,秦同瞬,侯大年.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0(5):14-17.
被引量:70
7
王资岳,熊梅.
昆明中小学减负情况调查报告[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2):96-98.
被引量:4
8
牟顺海.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3(3):51-5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顾旭明.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开发应处理好三个关系[J]
.教育与职业,2007(21):136-137.
被引量:12
2
韩晓玥.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人文素质调查与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99-99.
3
杨晓芬.
对高职生人文素质的调查研究及思考[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0(12):158-159.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尤建国.
人文素质教育与高职教育改革[J]
.江苏社会科学,2008(S1):17-20.
被引量:2
2
涂用军.
高职课程开发路径的再思考[J]
.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0(10):83-84.
被引量:2
3
尤建国.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探索[J]
.江苏高教,2008(3):137-138.
被引量:18
4
熊慧群.
浅论中职校人文素养校本课程的开发[J]
.中国电力教育,2008(6):81-82.
被引量:1
5
尤建国.
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8(26):14-15.
被引量:12
6
郭忠芳.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促进高职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J]
.科教文汇,2009(22):64-65.
被引量:1
7
曾郁林,陈晓明.
金融危机视角下工科类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思考[J]
.职教论坛,2010,26(6):80-84.
被引量:8
8
鲍丽雯.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32):93-95.
被引量:3
9
涂用军.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反馈式”课程开发模式探讨[J]
.职业教育研究,2014(4):83-85.
被引量:3
10
国锐.
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途径探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5):142-144.
被引量:2
1
施艳容.
对高职院校强化人文教育的探讨[J]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37-39.
2
张小群,吴云霞.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策——以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学理论,2012(27):217-218.
3
王秀杰.
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
.雪莲,2015,0(11Z):79-79.
4
莫俊峰.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策略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11(S1):10-11.
5
宋卫泽.
试论国学教育与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16):163-163.
被引量:1
6
刘桂萍.
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4):34-36.
被引量:3
7
杨玲玲.
职业发展可持续性视域下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15(22):118-120.
被引量:3
8
宋卫泽,肖淑梅.
试论国学教育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77-79.
被引量:2
9
谢周承.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以培养学生社会价值观为基础[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10):364-364.
被引量:1
10
吴婧.
通识教育理念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方法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13):15-16.
教育与职业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